干渴籠罩下的云南咖啡 種咖啡不如種菜
2013年3月12日~19日,隆陽區熱作站在對包括芒寬鄉、潞江鎮、楊柳鄉、蒲漂鎮、瓦馬鄉、瓦房鄉六個鄉鎮在內,共57個村,385個村民小組,六個咖啡生產企業、五個咖啡種植專業合作社,潞江、新城、知青、大紅坡四個農場、省熱經所,進行調查后發現,隆陽區因為持續了150天干旱少雨的天氣,咖啡產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咖啡受災面積持續蔓延,受災面積達到66395畝、成災面積40284畝,已有16321畝咖啡面臨絕收,咖農經濟損失慘重。
負責此次調研的隆陽區熱作站副站長張華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干旱導致隆陽區1萬多畝咖啡絕收,影響比較大。根據相關統計方法,產量損失在70%及以上的,就算是絕收,并不見得是全部確定死亡。而產量損失在30%~60%之間則定義為是成災,30%以內是受災。
隆陽區農業局一位陳姓副局長表示,保山已經經歷了連續幾年干旱,一般來說,干旱對在坡地種植的咖啡樹影響比較大。一方面不方便灌溉,另一方面土層也薄一些。而且干旱對咖啡的收益將影響兩年,第一年可能沒有收益,等生產恢復也還要一年的時間。
保山的咖啡種植絕大部分是在隆陽區,而隆陽區的大部分又在潞江鎮。但是,記者在采訪中并未獲得除隆陽區以外的咖啡受災面積的統計數據。
潞江鎮新寨村號稱“中國咖啡第一村”,咖啡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萬畝。新寨村一位段姓村民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18畝咖啡,但是受干旱的影響,今年咖啡果結得少,收成一般。
保山當地規模較大的咖啡企業之一新寨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顯文告訴記者,據估計,今年干旱給整個保山市帶來的咖啡減產大概在6000~7000噸。而保山目前的咖啡總產量大概在2.5萬噸左右。
種咖啡不如種菜賺錢?
保山市農業局上述相關負責人稱,保山的咖啡種植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干旱突出,基礎設施差;另外,由于基礎設施差在技術推廣上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推廣既高產品質又好的咖啡品種也是目前的一個瓶頸。
對于干旱問題的解決,他表示,“政府各個部門圍繞咖啡產業也做了一些事情,改善基礎設施。新寨噴灌設備已經搞好了,政府光新寨一個村就投入2000萬元。另外政府正在潞江壩修建水庫,未來可以把潞江水引到咖啡園,這對保山的咖啡產業促成根本性的改變”。
記者在新寨村采訪時也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安裝灌溉用的管道,道路兩旁的咖啡園里也有不少灌溉設施已經建好。
但是咖啡價格的低迷卻讓很多咖農更為憂心。
據了解,今年保山當地咖啡的收購價格大多在每公斤15、16元左右。而2010年時可以達到每公斤30元,也就是說,現在的價格僅為原來的一半左右。
低迷的價格也讓很多咖農的利益受到影響。上述新寨村段姓村民的18畝咖啡田中,有10畝是以20年5萬元的價格承包過來的。他告訴記者,現在咖啡的價格比較低,但是人工成本卻在增長,目前的工價已經達到50元每天,這也使得咖啡種植“相當不賺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