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庫存高企引發煤電易位 煤老板要看電廠眼色
煤炭庫存高居不下讓煤電聯營格局出現變化。在能源大省陜西,電廠里的煤炭已堆積如山。陜西省發改委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發電企業電煤庫存量已達231萬噸,同比增加139.68萬噸,增長101%,全省滿發可用15天。需求不足導致的煤炭滯銷、庫存高企,使得發電企業采購電煤的積極性明顯下降。
“政府這次不再是幫電廠四處找煤,而是幫著煤炭企業賣煤,積極促進煤炭生產企業和發電企業的協調對接,幫助省內國有重點煤礦擴大省內電煤銷路,走出困境。”陜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8月15日透露。
按照慣例,往年夏天都是火電企業為找到足夠的電煤而著急的時候,一起頭疼的還有地方政府——要想不出現電荒就得積極幫助發電企業協調煤炭企業買到煤,而今夏,電、煤、政府這三個“主力”雖然依舊忙碌,但場上的“站位”卻已然改變。
今年的情況是,前些年收購煤礦意愿一直很強的電力企業開始謹慎起來,他們不約而同地提高了收購門檻,并提出了苛刻的條件:煤礦的交通情況不僅要沿鐵路,還要沿江、沿港。而一直積極推動煤電聯營的當地政府和煤炭企業,成了一廂情愿。
這對于身處內陸的陜西省來說,電廠無疑關上了“煤電聯營”的大門。
“聯營”生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3個月前,陜煤化集團剛剛以投資入股的方式控股華電湖南分公司所屬的石門電廠,參股長沙和常德電廠,實現煤電聯營。陜煤化集團相關人士說,“現在正在和省內的一些電廠洽談,到年底,我們自己的裝機容量肯定會大幅上升。”
如今,對過去十余年中已積累起雄厚資金的大型煤炭企業來說,找電廠的目的已不僅僅是賣煤,他們更想通過兼并、聯合、參股等方式,對火電企業進行參股、控股。
但問題是,即便政府全力推動,煤電之間的產業融合也不像以前那樣容易了。據陜煤化集團管理此項業務的負責人介紹,陜煤化集團在2009年煤炭形勢還一片大好時,就趁著資金雄厚開始主動與省外的一些發電企業洽談合作,這些電企多是陜煤原先的老用戶,彼時虧損累累,而由于煤市興旺分出精力來參與收購電廠的煤企幾乎寥寥。
“那時進行起來相對順利,但現在我們想在省內尋求火電企業進行參股并購情況就不一樣了,想參與的煤炭企業很多,競爭明顯大了,而且有些電廠現在也不太想被收走。”該負責人稱。
煤企不僅在收購電企上難了,已經參股或者收購的也有煩惱,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煤企與電企聯營除了要在電力經營上有所分享之外,主要是出于贏得用戶、穩固市場的考慮,這些意圖則是通過聯營后能更加確保向聯營電企長期供煤來實現,但如果參股的電企在省外,供煤有運輸成本,原先煤價高時這些都不會被考慮,而一旦煤價下滑后,聯營電企在當地很容易就能找到價格很低的煤源,供煤就不得不中斷。
“如果不能實現供煤,那并購電廠就有點得不償失了,所以我們現在主要在省內進行收購。”該負責人言語間不無失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