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未息 國內光伏企業又“內訌”
利益沖突所致
“這樣的情況說明國內的光伏企業上下游有利益的沖突,不過這個沖突是短期的,從長遠來說都是一致的。”上述參與出臺“雙反”調查的公司高層人士表示。
目前,下游企業在立案前通過內部匯報國家有關部門,其反對意見集中在國內多晶硅行業高污染、質量差等方面。
并且,上述下游企業指出,限制多晶硅進口后會引起國內多晶硅原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光伏企業成本上升,加重負擔。
另外,中國光伏企業在原料進口和組件出口方面與美國企業,如MEMC,有業務相關約定,即在出口的組件中約定使用相應的進口原料,而組件銷售給多晶硅進口方的關聯企業。如果多晶硅不能進口,則會失去此類掛鉤訂單,失去這部分市場。
這又不得不提到去年美國光伏組件的“雙反”調查,當時CASE一直致力于反對上述“雙反”調查。
而國內的組件廠商和美國多晶硅公司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當中國多晶硅企業提出“雙反”調查時,中國組件廠商的反應或許從這里可以看出端倪。
上述參與出臺“雙反”調查的公司高層人士援引有關部門觀點指出,目前一些光伏下游企業的反對意見是只顧及到自身局部利益,沒有照顧到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全局,沒有看到長遠發展過程中需要保護作為光伏基礎的多晶硅產業,要看到國外傾銷的本質是為了摧毀中國的多晶硅產業,動搖光伏產業發展的根基。
實際上,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此前中國的組件廠商就曾經因為在國外客戶面前和國內同行惡意壓價導致大批光伏組件在歐洲港口積壓,最后該組件被迫在國內低價處理。業內人士說,在當前最嚴峻的時候,國內各大光伏企業應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困局,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