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未息 國內光伏企業又“內訌”
繼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后,歐盟近期也試圖步美國之路,雙方關系正日趨緊張。本周,德國光伏巨頭SolarWorld(以下簡稱太陽能世界)欲對中國發起反傾銷申訴,指控中國制造商傾銷光伏電池。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這已不是太陽能世界第一次“叫板”中國同行。早在7月初,該公司就計劃聯合歐洲其他生產商向歐盟發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
7月20日,商務部開始正式對美、韓多晶硅進行“雙反”調查。這本該是中國光伏歷史上一次里程碑的事件,但是,這次中國光伏企業并沒有站在同一邊。
矛盾顯現
“雙反”調查公布當天,由天合光能、尚德電力、英利綠色能源、阿特斯陽光電力組成的光伏發電促進聯盟發表聲明指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并希望借對話解決分歧。
昨日 (7月24日),參與多晶硅“雙反”調查的有關公司高管坦言,“目前發生這樣的狀況都是利益沖突所致”,“希望國內的光伏企業能夠團結起來”。
“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無論是歐洲、美國,還是日本。這個產業發展到今天,靠的就是國際化、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無錫尚德公關總監張建敏表示。
作為全球的組件巨頭之一,無錫尚德的聲音往往代表了中國光伏下游組件廠商共同的意愿。
就在商務部的“雙反”調查出臺不久,上述光伏發電促進聯盟主張并支持開放的市場、自由的貿易和公平的競爭,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
“可以肯定的是,多晶硅在零售市場上的價格肯定將有所上浮。”上述參與出臺“雙反”調查公司高層人士坦言,“因為目前多晶硅的零售價格是‘畸形’的。現在國外多晶硅企業為了將其產品打進中國市場,不少產品都是通過低于其成本的價格銷售的,價格的上浮實際上是回歸到理性的價格”。零售的價格有所上浮,但是加上多晶硅長單的價格,整個多晶硅的平均加權價格,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與此同時,上述聯盟強調,“當務之急是全球太陽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能夠采用建設性的態度,進行溝通和合作,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和爭端,實現全球太陽能領域的自由貿易、公平競爭、合作共贏。”
張建敏也表示,對話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美國的一些多晶硅企業組成的平價太陽能聯盟(CASE),曾反對以太陽能世界為首的7家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該聯盟呼吁和平解決爭端。
針對中國提出的 “雙反”調查,CASE總裁JigarShah回應道:“對全球太陽能價值鏈中任何一點征收關稅都會適得其反,這只會令太陽能在化石燃料面前失去競爭力。看看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雙反’關稅的后果:太陽能產品的自由流動被打亂、價格上漲、就業崗位流失以及企業受到全球太陽能行業每一個層面的不利影響。我們應該呼吁所有國家避免采取單方面行為來阻礙貿易進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