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資金鏈斷裂垂死掙扎 銀行陷“囚徒困境”
銀行的“囚徒困境”
為賺息差放貸,為控風險收貸,這司空見慣的銀行經營原則雖然合理,但并非沒有可以推敲之處。
上述支行長說,在銀行業內,銀行與銀行之間其實已經呈現出了某種“囚徒困境”。
假設A、B、C三家銀行同時給某企業供貸,資金告急的企業仍有可能以“借B還A,借C還B”的辦法周轉三家銀行貸款,并將企業經營所得的微利拿來付息。當三家銀行全部看出企業的資金問題時,如果他們無一收貸,企業就得“死緩”,至少能勉強運轉等待行業回暖或下一個增長點出現。但如果A銀行成功收走了貸款,那么A將實現“收益最大化”,享受利潤,又擺脫了一個高危企業。不過A銀行的抽貸只要沒有D銀行接盤,企業或直接被“死刑”,在B、C銀行的貸款就可能壞賬。
事實上,正是因為上述博弈局面的存在,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在浙江一帶,已經有個別銀行被同業們拉入“黑名單”,原因正是這家銀行風控較嚴,常常扮演上述A銀行的角色。所謂“黑名單”,是指銀行們在對某相對高風險的企業放貸前拉征信時,只要看到企業合作銀行中有“那家”銀行,就可能明哲保身回避該企業業務。
松動曙光漸現
在這半年里,鋼貿商幾乎全學會了一句口頭禪“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可是,大家心存疑問的是,這場風雨,究竟還要持續多久?
“經過這場危機,大部分鋼貿商還是希望能回頭老老實實做貿易。”該人士說,“鋼貿在行業里有物資‘蓄水池’的作用,如果個別企業有問題,那就倒企業,不倒行業啊。”
事實上,能熬過6月末的鋼貿商已經逐漸看到了一絲資金松動的曙光。商會與銀行間的溝通已經帶來了部分銀行“繼續支持優質鋼貿企業”的表態。據商會介紹,近日商會牽頭組織了一場銀企交流會,深發展、中信等銀行上海分行相關負責人在會上已表示不對鋼貿“一刀切”。
對于此前一度被熱炒的商會致各商業銀行的一封公開信,商會執行會長肖志成表示:“公開信發出后,興業、民生、深發展等銀行已與商會達成共識,基本保持原有的貸款規模,并下調貸款綜合成本。”
除了給銀行的公開信,其實商會還給全體會員發了公開信,將鋼貿商的起家歲月描述為“一根鋼管、三條角鐵、手拉肩扛、三輪車送貨”。
一名早年就入滬打拼的鋼貿商突然哽咽。“只有做過鋼貿才能理解這句話背后的艱辛。”他描述道,“那時的我們不懂銀行融資,大夏天靠兩臺風扇對著吹睡在店鋪門口,送貨幾十公里全靠腳蹬三輪車,到了工地一腳踩到泥里鞋子全部浸濕。”
他說:“那時每天晚上數數賺了幾十幾百,心里比現在快樂得多。”
業內人士表示, 就行業本身而言,鋼貿商眼下最大的困境是鋼價下跌,貿易差價縮水,在量價齊跌的大格局下,能否爭取到融資,成為生存的關鍵。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