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資金鏈斷裂垂死掙扎 銀行陷“囚徒困境”
甩賣房產為還貸
鋼貿圈的特點在于“互聯”——以企業間的“聯保”“互保”、市場與商戶間的擔保,以及同鄉親戚間的資金拆借為“導火線”,讓資金風險的火苗一點就易燒遍。即使是業內最有實力或最專心做實業的市場或鋼貿商,也會因借款人、聯保體,甚至聯保體的聯保體“出事”,或者銀行因行業內一些公司出現逾期而預警,集體突然抽貸,而遭受池魚之災。
肖東(化名)就是這樣一個受“株連”的鋼貿市場主。由于其市場下屬商戶資金鏈告急,而商戶又是通過市場擔保獲得貸款,為了保住市場整體的授信規模和信用,他說,在銀行貸款到期前,他不得不忍痛出售老家位于寧德新區繁華路段的兩間店面商鋪。“合計1100平方米的商鋪市場估價2200萬,但為了保住銀行貸款不逾期,我以1100萬急售變現。”
事實上,即使到了生死關口,像肖東這樣把“信用”和“抱團”看得很重的周寧人還是大多數。肖東說,他們做市場的,本來依靠商戶的保證金和租金收益。現在,好幾個鋼貿市場老板同意減免租金,減少保證金比例,就是為了整個市場可以“抱團”生存下去。
因肖東的鋼市在各銀行內部的風控排名中地位尚可,肖東按時還上的銀行貸款獲得了續貸;但其他那些排名中下游的市場,運氣就不那么好了。
一波三折的續貸
一名被銀行收貸的某A企業主耿耿于懷:“如果續貸批不出,銀行不能‘騙’,我還是會有一分錢先還一分;但銀行承諾我一定會續貸,我才敢去高息‘過橋’。現在續貸出不來,我本來還能周轉的企業就給硬生生拖垮了。”
據提供過橋款的資金方人士透露,為排除風險,他們在給鋼貿商放款之前一般都會和貸款銀行接觸,“親眼看到續貸批復后才敢放款。”
按照這一原則,在向上述A企業放款前,他曾親自前往貸款銀行某銀行閘北支行,在親眼看見續貸批復后才向A企業放款800萬助其還貸。然而,A企業的貸款還上后,銀行并未續貸,原因是A企業“貨押不夠”,需要加做5戶聯保。
但麻煩的是,就在做聯保的過程中,聯保體中另有一家B企業也需要先向該銀行還1000多萬貸款,才能開始聯保續貸。為此,B企業需要資金方為其還貸。根據“過橋”行規,B企業須先付資金方“過橋款”利息,但因B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過橋款”利息尚有55萬缺口付不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為了推動客戶還貸和續貸流程,上述貸款銀行基層支行的客戶經理竟以其個人名義向資金方立下借據:“今借人民幣55萬元整,借款3日后歸還,以現金形式收全。”
雖然A、B企業已經“正常”還貸,但貸款企業、資金方以及支行客戶經理所期望的3日后貸款就能放下來的目標并未達成。因為另三戶聯保戶中又出現一戶無法通過銀行貸審,因而之后又改為四戶聯保。再之后,四戶聯保也未通過貸審。最后,只有聯保體中的C企業得到貸款,由資金方和上述支行客戶經理參與的A、B企業均無續貸。
在A、B企業和資金方看來,銀行的多次變卦似是“圈套”,以基層分支行一次次的續貸承諾誘導了企業拆入超過償還能力的高息資金,堵住了銀行可能產生的“不良”,卻直接將企業推向資金鏈斷裂的深淵。但某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表示:“對已經出現資金問題的企業嚴格風控,不予授信,本就是銀行對信貸資產的負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