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戰國格局形成 民企外企多方貼身肉搏
京東德邦參局
聯邦快遞與UPS國內牌照獲批在即,國內快遞市場還將新增兩大巨頭。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京東商城是2010年9月就已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德邦物流則是2012年1月18日才拿到經營國內快遞的資格。兩家不同領域的巨頭,加入快遞業務戰局,意味著“市場不斷細化,競爭主體多元化,是國內快遞業成熟的標志”,業內人士表示,快遞化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自然吸引各種產業資本加入角逐。
在電商中,京東可謂“起得最早,趕上頭一批”。目前來自電商的牌照,只有京東一家。凡客、一號店等電商尚未獲得國內快遞牌照。
傳統快遞企業對電商涉足快遞業務持反對意見,但京東商城副總裁吳聲表示,國內物流配送行業標準有待提高,第三方快遞公司時效性和服務品質不能完全匹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需求。京東商城希望能早日把整個物流體系、前端的營銷體系、后端的配送服務體系、零售服務體系向合作伙伴更多開放,促進整個網上購物。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曾表示,未來5年,將花費100億-200億投入全國物流系統。劉強東四月底曾在微博上自曝,在年底之前,平均2.5天開通一個新的城市快遞分公司,意味著年底前京東配送覆蓋城市數超過360個。
吳聲透露,京東快遞8月底也將正式向外部第三方開放。屆時,快遞市場將正式多出京東快遞這一競爭對手。
至于德邦物流的參局,并不叫人意外。德邦物流已經是國內零擔運輸領域排名第一的物流企業,截至2012年4月,德邦已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開設直營網點2000余家,服務網絡遍及國內550多個城市和地區,自有營運車輛4700余臺,全國轉運中心總面積超過75萬平方米。向快遞業務延伸,是其尋求增值利潤的必經之路。
業內人士表示,京東和德邦的加入,以及聯邦快遞和UPS的入場,說明目前快遞行業開始步入成熟發展期,競爭主體多元化,不僅有民航快遞這樣的“國有軍”,順豐、四通一達等“民營軍”,四大國際快遞巨頭等“外資軍”,還有京東為首的“電商軍”,以及德邦等轉型而來的“物流軍”。
各路產業資本聚在快遞行業,形成戰國格局,在未來五年會發生第一輪的淘汰賽。業內人士指,2005年快遞業的利潤率尚有35%,而目前不到5%,未來幾年快遞企業很可能演變成長期“微利化、無利化”競爭。拼資金實力將成為優勝劣汰的砝碼。
達瓦卻認為,2011年中國快遞行業的增速高達52%,今年上半年也有50%的增長。不過目前的市場尚存許多空間,老牌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并不會被消弱,但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