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補貼雙刃劍:企業過分依賴小心自傷
家電業補貼雙重效應
多數人的“政策依賴癥”
雖然對于節能補貼的市場拉動能力存在疑慮,但是對于即將實施的節能補貼,大多數廠商的態度還是“有總比沒有好”,特別是之前在節能補貼政策中受益匪淺的志高等二線企業更是如此。
楊東文也說,“對于LED液晶和等離子等首次被列入節能補貼,這自然是好事,但是即便沒有節能補貼,LED液晶的市場滲透率今年已經達到70%,創維LED銷售占比更是超過90%,這一政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快地淘汰落后的技術和產能。”
的確如此,據前瞻網了解,2009年6月開始實施兩年的節能惠民政策就讓一二級高能效空調成為了市場絕對的主流,而這次變頻空調和一二級高能效定頻空調的補貼最主要也加快變頻空調從目前50%的占有率提升到80%以上。
然而對于彩電和空調等新5大類巨頭來說,最為擔心的依然有兩點,一是節能補貼政策的兌付時間的問題,二是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后市場將如何走?
楊東文表示,“從空調的節能補貼來看,這是一場大品牌的游戲,因為需要生產廠家墊付補貼費用,而財政補貼經常要3-6個月后才能兌付,這需要大量資金的墊付,一般的小廠商是玩不起的,新的節能補貼政策更是設定了10萬臺(彩電是50萬臺)的最低銷售規模門檻,這將加快市場對中小品牌的淘汰。”
不過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去年下半年以來因為政策紅利退出引發的陣痛仍令人心有余悸,這也是家電廠商擔憂新節能補貼實施時間的問題。
創維彩電事業部總經理劉棠枝就指出,“其實我們擔憂的是節能補貼政策是維持多長時間,如果只有一年,我們就要做好政策退出后市場快速萎縮的準備,日本的節能返點政策2011年3月退出后其國內電視市場出現了70%的下滑,這也是日本電視巨頭去年普遍陷入巨虧的原因之一。”
顯然對于家電制造企業來說,節能補貼正在成為其面臨的新的雙刃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節能補貼實施兩年,的確可能拉動超過1500億元的家電銷售,但是如果經濟大環境依然沒有明顯改善,這等于再次透支了2014年后的家電消費,到時家電行業將出現新一輪衰退,但是政策紅利不能一直進行下去。”
王金亮則表示,“節能補貼政策的真正效果還是靠市場銷售來反饋,其實家電行業現在需要的是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升級,而不是簡單的規模增長。”
然而對于大多數家電企業來說,來自政府的新的265億元的補貼依然是無法放棄的“肉骨頭”,業內人士指出,“2008年以來國內三大針對家電行業的拉動內需政策已經投入財政資金超過千億元,也的確是這些政策讓國內家電行業規模實現了翻番,補貼已經成為家電行業無法擺脫的外部因素,很多企業患上了政策依賴癥。”
甘永和則表示,目前企業競爭焦點,也集中在高效節能技術上,政府此次的補貼政策,其實是畫蛇添足,消費者對此并不會特別關注,把資金用在鼓勵技術創新上更為靠譜。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