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業陷產能困局 復蘇艱難
化纖生產車間
據前瞻網獲悉,化纖行業在經歷了兩年的產能擴張高峰后,今年一下子轉入低谷。各子行業普遍處于景氣底部,預計行業低迷的情況仍將持續。
“已經沒法再做了。”電話那頭,張建平(化名)的聲音略顯低沉,“5月28日的報價跌到每噸15700元,比前一天又跌了50元。”
他提及的報價,是指粘膠短纖的行情。就在一周前粘膠短纖的價格還在16050元/噸,短短一周跌去350元。實際上,就在一年前,這個價格還能達到21000元/噸。
“一年下跌超過20%,這個行業再做下去就只能倒閉了。”張建平悲觀的預期。
這不是他一個人面對的局面。2011年以來,由于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粘膠短纖價格較之往年波動加劇,從2011年初28500元/噸下跌到12月份15000元/噸,跌幅高達47.36%。
這不僅讓張建平這樣的粘膠短纖中小企業舉步維艱,對于沈學如亦是非常困難,其控制的粘膠短纖巨頭——澳洋科技去年遭遇大幅虧損。
粘膠短纖價格的下滑,僅僅是化纖行業景氣度下滑的一個縮影。目前,整個化纖行業都處于周期的底部,且復蘇艱難。
庫存增長迅速
張建平在張家港市經營一家化纖企業,規模不大。
2010年11月,粘膠短纖的價格一度達到30800元/噸。
此一時,彼一時。
粘膠短纖價格,在去年春節后出現了先升后降的局面。
“節后一般是傳統的產品銷售旺季,由于各種因素影響,粘膠短纖卻并沒有保持價格堅挺的態勢。”張建平說,“從去年3月下旬開始,需求下降,整體價格一路下跌,開工率大幅下降,庫存商品逐漸增加,我的日子也開始越來越難過。”
2011年5月7日,18家粘膠短纖生產廠家以及部分貿易商在張家港,召開了2011年度第三次粘膠短纖會議,張建平亦參與其中。
“當時就有企業的庫存達到了40天,我們是30天左右。”張建平說,去年5月行業的整體開工率在75%左右,粘膠企業已進入大面積虧損,“我們在后期通過減產穩定市場價格,努力扭虧,但是情況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去年還是虧了不少。”
澳洋科技的情況同樣讓人擔憂。
根據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其去年凈利潤為-6.96億元,較2010年1億元同比下降792.61%。粘膠短纖毛利率為-3.26%,同比下降16.56%。
此外,澳洋科技去年資產減值損失為28441.36萬元,同比增加19461.52%。主要原因是,其2011年末存貨成本大幅高于可變現凈值,最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
前瞻產業研究院化工分析師宋楨雨認為,澳洋科技此次計提,消化了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高價采購的原料,預計未來不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資產減值計提。
“澳洋科技畢竟是大公司,庫存算是控制得不錯,我們就慘了。”張建平坦言,目前粘膠短纖的毛利率全是負的,自去年下半年裁員三分之一后,“今年春節我又辭退了一批工人,就這樣,開工率還不足一半,我現在也不敢接訂單,接了就虧,等把庫存消化掉再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