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贏利空間逐年縮小 行業面臨發展瓶頸
快遞員正抽查快件
從2006年開始快遞業產值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高速增長的同時,成本壓力日趨增大,安全風險劇增,利潤空間減少,種種問題讓快遞業面臨發展瓶頸。
“未來5年是國內快遞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是調結構、上臺階,還是被擠到下一個臺階甚至完全出局,企業的生死存亡就看這關鍵的幾年。”近日,多位專家表示。
而自5月1日起,《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正式實施。一個“跑腿”的行業有了國家標準,不由讓人刮目相看。短短幾年間,從“草根”成長的快遞業已發展成為年收入超過75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70萬人、年均增幅超過30%的“朝陽產業”。但另一方面,快遞業正在“野蠻生長”,網站促銷帶來的“消化不良”、居高不下的服務投訴、成本陡增之下的生存壓力、取送過程的安全風險……種種問題也讓這個行業面臨發展瓶頸??爝f業已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分。
從“草根”走出的朝陽產業
浙江桐廬人陳德軍曾騎著自行車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送快件;之后,到上海,每天5點起床,到火車站接貨,再一件一件送出去。手里的上海地圖一張張用破、更換,手下“跑腿”的人也越來越多。直至1993年,他在上海成立自己的快遞公司。而到目前,這家叫申通快遞的企業全網絡已共有從業人員約10萬人,每天業務量達到兩三百萬票,年營業額近百億元,一張巨大的快遞網絡已覆蓋全國。申通快遞的壯大是快遞業“草根故事”的典型版本。
根據國家郵政局對快遞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從2006年開始快遞業產值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共處理業務10.6億件,實現收入近300億元。到2011年業務量達36.5億件,實現收入750億元。
陜西省郵政管理局快遞市場監管辦公室主任賀強說,近年來快遞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比較好,一方面國家鼓勵發展服務業;另一方面,2009年《郵政法》的修訂第一次給了民營快遞合法地位,促進了民間資本的進入和整個行業的充分競爭。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的異軍突起也是快遞業加快發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催生的網購商品送貨上門需求也極大推動了快遞業的發展。
我國快遞業在較短時間內成長為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新興服務業之一,市場規模排名世界第三位。來自國家郵政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超過6800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家進入中國快遞市場投資發展、參與競爭??爝f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快遞網絡正由東部向西部、城市向郊區迅速擴展,營業網點達到6.4萬處,快遞從業人員已經超過70萬。
盡管頭頂著朝陽產業的光環,快遞業近年來遭遇的投訴卻居高不下。以2011年為例,“快遞服務”被全國消協組織列為消費投訴六類熱點之一,僅郵政系統去年受理的消費者快遞申訴就達88396件,同比增長232%??旒诱`、丟失損毀、索賠困難等問題,已經成為快遞服務的幾大“頑疾”。
違禁品進入快遞渠道
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不法分子利用快遞渠道運送違禁物品的行為有所增加。調查發現,違禁物品進入快遞渠道的原因在于安檢流程存在諸多漏洞,埋下了安全隱患。
漏洞一:驗視制度執行不嚴,違禁品照收不誤。根據《郵政法》規定,快遞企業在收取快件時應當場驗視內件,用戶拒絕驗視的,應不予收寄。然而,驗視制度并未得到切實落實。在深圳華強北桑達大廈隨機詢問了桑達大廈內的多個電子產品專柜,很多店主表示快遞員來取件時“一般都是直接拿走”。中通速遞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楊江權說,“實際操作中,收件時肯定有不開箱驗視的。例如淘寶件,一天一兩萬票,根本做不到每一件都驗視。太耽誤時間,再說也沒那么多人手。”
漏洞二:驗視手段不足,識別能力有限。曾處理過放射性快件的廣東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周旭表示,不同的危險物品的檢測方式是不一樣的,有些需要借助儀器來識別,例如放射性物品。此外,還有很多產品,單靠肉眼難以辨別是否為違禁品。聯昊通速遞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琨說,“粉末狀的違禁物品很難查,例如毒品。還有一些光碟類的物品,其中是否含有淫穢、反黨反政府內容,光靠肉眼根本無法辨別。”
漏洞三:驗視規定不明細,拆解執行有困難。聯邦快遞政府事務經理寧寧表示,如果存心要用快遞運送違禁品,那么寄件人一定會對違禁品進行偽裝,或將其置于其他物品內。然而目前的驗視制度,并沒有規定可以驗視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對物品進行非破壞性的拆解。觀察發現,一些快遞員雖然在收件環節執行了驗視制度,但也是“草草收場”。一個裝有多部帶包裝電子的快遞,快遞員只是打開看了一眼,并未拆開每個電子產品的包裝盒檢查其內件是否確實為電子產品。快遞員說:“查得太細,客戶會不高興。”
漏洞四:過度依賴驗視制度,其余環節安檢不力。據前瞻網了解,目前除了航空件按照機場的要求,必須在上飛機之前通過X光機進行安檢外,異地陸運件和同城件的安檢力度明顯不足。宅急送、中通、順豐、聯昊通等快遞企業的營業網點、分揀場或中轉場,現場不僅缺乏相應的安檢設備,同時抽檢力度也很弱。以中通快遞東莞中轉場為例,中午時分,快件量并不大,但在中轉分揀環節,兩貨車的快件,沒有一件被打開檢查。此狀況也發生在順豐速遞,據順豐速遞深圳區華發分部經理朱禮全介紹,“白天是抽檢率較大的時間”,但調查發現幾個小時中,并未見有人抽檢快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