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火爆背后藏隱憂 電商行業法律空白制約發展
消費維權事件屢見不鮮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內網購市場交易規模也呈高發態勢穩步增長。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達7735.6億元,較2010年增長67.8%。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2012年這一比重將突破5%。從季度數據來看,2011年第四季度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2369.8億元,環比增長20.0%,同比增長47.1%。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中,B2C市場增長迅猛,研究機構易觀認為,2011年中國B2C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達2380億元,同比增長128%,而2012年B2C市場規模將達4500億元。B2C市場將繼續成為網絡購物行業的主要推動力。
但在網購蓬勃發展的同時,由于網店賣家魚龍混雜,個別網店打著超低價的旗號虛假宣傳、坑害消費者的現象屢見不鮮。根據團800網團購投訴平臺顯示,2011年10月和11月,每個月大概收到1000多起投訴。北京12315投訴中心日前發布的網絡購物消費投訴數據顯示,去年12315投訴舉報系統共受理網絡購物消費投訴8962件,占所有投訴總量的30%,較2010年同期增長了2.16倍,呈大幅增長趨勢。另據中廣網的一項調查顯示,62.1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在網絡購物過程當中遇到過合法權益被侵害的一些情況,一些知名度非常高的購物網站,因為單方取消訂單、出售假貨等一系列的問題屢屢被媒體曝光,致使網絡購物行業信譽大幅的下降。
由此可見,此次的高朋網和京東事件僅僅是個案,在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規范。
肅清亂象需多方合力
對于網購中存在的貨不對板、收到假貨等問題的治理,需要多方合力。
首先,網購亂象與監管和法規滯后有關,因此,推進立法完善并加強監管勢在必行。2011年底,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明確表示,為了更好地規范,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已經在加強網絡購物的法制建設,起草了《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并積極爭取將該條例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該條例針對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市場準入、市場退出、市場機制完善、各方權責等做出了具體規定。商務部人士日前透露,《網絡零售管理條例》草案已經修改了近20遍,經過了專家組的審議,最快于本月出臺。
其次,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第三方賣家,都應加強誠信意識。與傳統購物相比,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對“誠信”的依賴程度更高,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絡購物的繁榮程度,制假售假、欺詐顧客已經成為制約互聯網購物蓬勃發展的“毒瘤”。中國電子商務事業、互聯網購物模式如果要長久發展,取得更大突破,誠信是整個電子商務行業必須認真解決的大問題。沒有誠信,許多消費者的網購將很可能只有第一次,沒有第二次。
最后,消費者也應加強防范意識,特別是春節將近,在網購高峰中更應該提高警惕,切勿盲目追求低價貪小便宜吃大虧。另外,消費者還可以保留相關證據,例如發票、電子交易憑證、物流取貨單據以及聊天記錄等,一旦發生糾紛,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