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出口企業內憂外患 行業洗牌風險劇增
今年由于受到國內外市場環境的影響,國內玩具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特別是出口企業。
年底是玩具生產的淡季但卻是玩具銷售的旺季,尤其是圣誕節和春節接踵而至,這段時間通常被視為玩具熱銷的黃金時期。遺憾的是,以出口為主的深圳玩具廠商們依然感到“寒氣逼人”。
從權威部門獲得的數據顯示,在連續多年居全國玩具出口首位的深圳,在海關注冊有出口實績的外銷玩具企業從今年年初約450家減少到目前約300家,企業數量在短短一年內縮減超過三成。
通過更長周期的觀察可以發現,自建市以來一直作為深圳傳統優勢產業的玩具業近年來不斷萎縮,相對于2005年的1200家而言,深圳有出口實績的玩具企業數量在六年內已經累計縮減了75%,合計高達900家。
一方面是不斷開拓新興海外市場或者內銷市場,另一方面是加大產品創新或自創品牌,部分深圳玩具企業在種種煎熬中開始艱難救贖。
圣誕“劫”
深圳市華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武表示,今年的圣誕訂單早已結束,整個玩具行業的狀況都非常不理想。
谷武說,實際上這種凄涼的境況早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表現出來。已經做了十多年出口貿易的深圳市公明世新榮禮品制造廠銷售經理宋軍朋也透露,今年國外的圣誕訂單與往年相比大概下降20%,且詢盤量也有所減少。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全球約90%的圣誕節禮品、玩具產自中國。按照往年的慣例,從每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內的禮品、玩具制造商就開始接受歐美圣誕節產品訂單,隨后按計劃生產再輸送到歐美市場,直到12月初才告結束。
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很多制造商全年利潤都要依靠圣誕節的行情。
不僅僅是圣誕訂單明顯下降,多數玩具企業全年出口量都出現大幅下滑,甚至整個玩具行業都將再次面臨重創。
采購商資源頗為豐富的谷武直呼壓力巨大:“從7月20日起正式實施的《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非常要命,今年我們在歐洲市場的訂單量下降了50%左右。”
12月13日,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與境外營銷中心交流會上透露,今年以來我國在歐美市場的份額不升反降,其中玩具下降2%,下降幅度高于紡織服裝和家具等傳統制造業。
深圳市玩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劉艷芳表示,多數玩具企業今年的訂單量較去年下降了20%至30%,部分甚至下降一半。
根據海關統計,2011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出口玩具2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但劉艷芳強調,尚不能從出口金額的增加來判斷出口情況好轉,因為出口金額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產成本增加導致出口價格上漲所致。
根據海關統計,2006年深圳玩具出口總額為65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177億美元的37%,占廣東省玩具出口總額140億美元的46%。但2010年中國玩具累計出口210.06億美元,而深圳玩具出口總額為41億美元,約占全國玩具出口總額的19.5%,占廣東省玩具出口總額的31.7%。
可以確定的是,深圳玩具出口的比例在2011年將繼續下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