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0年 中國民族日化品牌近乎全軍覆沒
至201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滿十年。但我國民企卻并未借助入世的東風發展壯大,反而逐年陷入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當聽到“大寶天天見”,當看到小護士防曬霜,當抹上丁家宜潔面乳,當想起羽西化妝品,你可曾意識到,這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名族品牌,如今早已易主外資多時,并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時至今日,尚且屹立者寥寥無幾,而歷數被外資“搶走”的品牌,幾乎都沒能逃過沒落的命運。
民族品牌遭逐一收購 難逃雪藏命運淡出視野
在加入WTO的十年時間里,不少曾經被預言將遭受重大沖擊的行業似乎如今都“活的挺好”,反而是日化行業受到沖擊不小,不少耳熟能詳的民族品牌下嫁外資企業。
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在北京宣布收購“小護士”,這是歐萊雅集團作為世界第一大化妝品公司在中國的首次收購行為。
2008年7月30日,美國強生公司旗下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收購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交易。
2011年4月8日,法國香水巨頭科蒂集團證實,已與中國本土品牌丁家宜達成股份購買協議,將獲得丁家宜的大多數股份。
早前,時任北京日化協會秘書長的劉靜安就曾表示:“在后WTO時代,中國日化行業市場大,對跨國公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最為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并購,通過這種方式,目前中國市場上約80%的日化產品都是外資品牌。”
劉靜安還表示,“小護士、紫羅蘭等一大批民族日化品牌在遭遇外資收購后,大多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民族日化品牌頻頻遭遇外資并購,正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 9月8日的《京華時報》評論更是指出:除上海家化旗下的品牌外,民族日化品牌幾乎全軍覆沒。
入世后日化行業開始洗牌 小護士大寶成前車之鑒
自從中國2001年加入WTO以后,日化行業的格局開始悄然改變。2004年中國護膚品市場開始迎來飛速增長,到2009年中國化妝品銷售額已經超過1400億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化妝品銷售市場。然而,在這市場急速擴張的背后,確是民族企業難言的尷尬——被逐一收購。
而是否這樣就能度盡劫波呢?歷數每次收購事件,外資在收購前后都信誓旦旦的表示絕不“雪藏”產品并將大力發展,而事實是否如此呢?不管如何聲明和表示,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被外資收購的民族品牌,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無一幸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