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號前途未卜 解密海航沙鋼6500萬債務之爭
債務之爭再起
牽制這1659名游客的,是沙鋼船務與海航旗下大新華輪船有限公司(兩公司均注冊在香港)之間的一筆近6000萬美元的債務糾紛。
沙鋼船務是一家2004年在香港注冊的航運公司,當時為江蘇沙鋼集團下屬企業擁有,后經兩次股權重組,目前已脫離沙鋼集團。大新華輪船有限公司2008年在香港注冊成立,隸屬于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物流集團。
對于此次債務糾紛,沙鋼船務法務部負責人9月15日回應稱:2008年8月6日,沙鋼船務與大新華公司簽訂了租船協議,沙鋼船務出租一條好望角型巨輪給大新華公司,海航集團為大新華公司出具了擔保函。該輪于2010年4月20日交船給大新華公司,但大新華公司于2010年12月起就拖欠直至停付租金。
沙鋼船務根據合同約定,向英國倫敦仲裁庭提交了仲裁申請,經裁決:大新華公司須支付沙鋼船務5837.57萬美元(不包括利息及律師費用等約700多萬美元)。沙鋼船務同時向英國高等法院提出要求海航集團履行擔保義務的訴訟。
該負責人認為,大新華公司已因拖欠多方租金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海航集團作為擔保人應履行擔保責任。但沙鋼船務多次與海航集團溝通未果,因此公司不得不在全球范圍內追索海航集團資產,并向韓國濟州地方法院提交了扣押資產申請。濟州地方法院按照司法程序裁定,于2013年9月13日扣押“海娜號”郵輪。
“該訴訟還在英國法院審理中,并不是如沙鋼船務所說的已經裁決。沙鋼單方面發表這種聲明是不合適的。”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下一步海航將如何處理該糾紛,要先等待法院的審理結果。
此次沙鋼船務與海航旅業之間的債務糾紛不禁令人聯想起令海航頗為棘手的另一起糾紛——與九龍山原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轉讓款糾紛。2011年3月,九龍山原實際控制人李勤夫等將九龍山29.9%的股份轉讓給海航集團,使海航成為九龍山的實際控制人。但此后,李勤夫以海航未足額付清股權轉讓款的原因,雙方各執一詞,甚至對簿公堂,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決。九龍山也因管理層的內斗而面臨退市風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