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遭遇成長性瓶頸 經銷商體系逆轉成弱勢
對于由其父親目前親自力推、被視作娃哈哈集團多元化最主要方向的零售業務,這次宗馥莉明確表示和自己沒有關系,“并不支持他這么做。”
這位有著國外8年求學經驗、在娃哈哈的元老們眼里的“小宗總”,有著與父親宗慶后截然不同的商業思維,“她的思維更加國際化,想做的事情完全與父親不同。”宗慶后的老部下們在評價宗馥莉時,經常會拿二者相比較。
但就娃哈哈來說,短期內,這依然會是宗慶后一個人的“王國”,對于這位事無巨細的管理者而言,他經常自信地表達自己對市場的判斷能力至今從未錯過,為此,他的每一個決定,至今公司內部沒人說“不”。女兒宗馥莉的不同意見并不為錯,至少對于這家在銀行有著180億現金流的企業而言,短期內還并不是考慮“搬家”的最佳時機。
對于宗馥莉所言“可能將娃哈哈搬出去”,媒體也曾多方解讀這種不可行性,但對于宗馥莉來說,國際化是娃哈哈必須要走的方向。去年9月,由宗馥莉親自給浙江大學捐贈7000萬人民幣成立的馥莉食品研究院曾引發外界各種猜測,與其說是為國內食品行業培養頂尖的人才,不如看做是為娃哈哈培養更為國際化的人才做準備,她所投入的一大部分資金都在邀請國際頂尖的教授,并設置了專門的獎金用于為學生提供國際學術交流。
宗馥莉曾在多次公開的場合談及對“國際化市場的看法”,“真正的國際化不是賣幾瓶飲料到國外,而是整個生產鏈,包括生產、銷售和采購供應鏈都在全球建設。”正是這種強大的野心,讓她希望娃哈哈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國際化的食品企業,但這一根基,便是先做好基礎食品科研教育。在宗馥莉看來,食品研究院將成為娃哈哈走向國際化的一塊基石。
這些年,宗馥莉頻頻出國,參加大量國際展會,目的是將娃哈哈產品推向世界。結合國際市場,她認為娃哈哈的產品外包裝較為“老土”,為此,她還親自帶領團隊更改、設計外包裝,使得娃哈哈在國外的產品包裝更為國際化、時尚化。
宗馥莉始終想打破父親的“光環”,希望能夠帶領娃哈哈做出不一樣的成績。其目前除了擔任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還擔任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總裁,主要負責娃哈哈集團自營產品出口、原料及設備的進口業務。其中,在2011年,進出口公司的營收已達到2800萬美元。
作為目前被公認的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還有著與父親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父親宗慶后的管理方式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對于這位在娃哈哈集團有著“國王”地位的創始人,沒人敢對宗慶后的任何一個決定說“不”。事實上,這也是宗慶后如今較為擔心的問題,近些年,他試圖在努力培養一些人才,也開始逐漸放權,而宗馥莉的管理方式則更為“開放式”,她強調會給下面的人指明方向,提供一個平臺,并不作過多干預,遇到大問題會和大家一起解決。在她所管理的兩個公司,管理層員工平均年齡都在28歲上下,超過一半都有海外留學背景。正因為與父親宗慶后有太多的不同,也給未來的娃哈哈也留下更多的猜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