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填補細分行業協會的空白
分享到
2012-05-22 17:26:16
責任編輯:王逸之
來源:前瞻網
細分后的行業標準空白
理論上,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但在具體執行和起草過程中,行業協會所扮演的推動者角色也不容忽視。可以想象,一個行業若沒有公認的行業標準,該是如何混亂。
“行政法規程序復雜,歷時較長,而很多細分市場的發展速度常常令人吃驚。由于缺乏統一的監管機構和渠道,大多數企業在細分之初往往步入‘野蠻成長’的盲區,市場參與者一旦多了以后,質量開始參差不齊,壓價搶單現象頻頻出現。制定細分行業標準,敦促市場參與者合法合規經營迫在眉睫。”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項目一部項目經理孫強分析。
他認為,相較于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的靈活性更大,在規范行業發展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細分行業協會的空白得到及時填補,細分行業規范發展、做大做強的目標就指日可待。易偉呼吁,細分市場參與者應該加強自律,站在市場全局的角度以精耕細作的從業態度守法經營。
“刮骨療傷”需先行
行業協會進一步細分已是大勢所趨,但輿論普遍認為,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行業協會普遍存在的評獎斂財、公款吃喝等腐敗問題,也應該得到盡快解決,否則,終將阻礙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對此,人民日報去年下半年發表時評稱,一方面,行業協會要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弄清楚“我是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基本問題;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應反思行業協會“養老院、小金庫、二政府”錯位背后的官僚化痼疾,正視“嚴審批、寬監管”帶來的監管真空問題,推動協會走出“非典型腐敗”誤區,進而使協會能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在這個意義上,此前協會暴露的系列問題也是整改的契機。如果能就此對中國行業協會乃至社會組織的發展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按照“十二五”規劃“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會組織,支持、引導其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的要求,對協會亂象嚴肅整頓,給行政行為確定邊界,為社會組織發展留足空間,使其真正發揮好社會細胞的活動力、經濟發展的調適力、公共服務的輔助力以及社會矛盾的消化力,無疑,這些社會組織就能成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力量。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
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