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醫療創新難題 搶灘IPO登陸健康快車
醫療器械陷紅海藍海之爭 家用便攜產品更走俏
在醫療行業的多數子行業中,醫療器械還算個新興產業,尤其相較于傳統制藥,它的產能和研發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有公開數據稱,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與藥品的消費比例不到1∶5,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已達到1∶1。
近幾年,全國醫療器械的消費動力主要源自于醫保體系覆蓋范圍的擴大,以及政府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的投入。那么,在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的未來,前瞻投資顧問認為,一方面,大型專業醫療器材,在醫院的普及程度會更高;另一方面,家用的、便攜式醫療健康產品將進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甚至同電冰箱、微波爐一樣成為一種家用電器。
在健康領域具有豐富IPO咨詢經驗的前瞻投資顧問IPO項目二部總監袁偉斌表示,相對于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家用產品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攜帶方便,能成為人們日常檢測、保健、治療、康復的輔助性工具。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血糖儀、血壓計、助聽器等產品,是很多家庭的必備品。
“今年在廣東執行的一個IPO咨詢項目也是這個范疇,生產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遠程血壓計、專門針對兒童的藍牙身高測量儀等,與同類型生產企業不同的是,該公司結合了無線健康產品的創新實踐,注重用戶體驗與智能化操作,更能契合科技時代的消費訴求。公司正在籌劃上市工作,我們項目組主要為其提供的是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與募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預計明年能遞交IPO申報材料。”袁偉斌說。
在醫院用大型專業醫療器材方面,前瞻投資顧問發現,目前不少高端醫療器械多為國外進口,或為外資企業所壟斷,國內企業因為技術、資金等門檻,還在利潤微薄的低端市場中廝殺。這種強烈的反差,一方面反映了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缺乏對“高精尖”科技產業的戰略規劃,另一方面也給國產醫療器械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這一點也在去年的私募市場得到極好的佐證。公開資料顯示,去年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案例數量是2011年的2.58倍,交易金額是2011年的3倍,占全部醫療健康產業交易金額的比例從2011年的2.46%上升到17.51%。只不過,這些投資主要集中于被稱為“紅海”的高端醫療器械領域,而低端產品被投資界和產業界視為“紅海”,鮮有人問津。
“結合產業發展的趨勢來說,我們也更看好高端產品。這種高端不見得是價格上的昂貴,而是在技術含量、應用訴求、使用維護、醫用價值等方面更符合未來的醫療需要。而從資本逐利的原始訴求來看,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未來的持續成長性,例如一次性醫院耗材,盡管它使用率高、需求大,但技術含量低、準入門檻低、市場容量也較為飽和,之于未來成長的投資價值可能會受到限制。”袁偉斌分析稱。
他以診斷試劑為例談道:“診斷試劑是近幾年PE&VC頗為關注的醫療產品類別,因為新醫改的一個重要方針是‘堅持以預防為主’,包括傳染病、癌癥、心血管病的救治防控。我們也曾在廣東做過診斷試劑的IPO咨詢項目,該公司專門針對傳染病、遺傳病開發出多種不同的核酸分子診斷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臨床檢測、大規模人口篩查和優生優育管理領域,不僅吸引了多家大型PE機構的注資,也正在為A股上市進行緊張的籌備。”
前瞻投資顧問相信,隨著資本的介入,企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將更扎實,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將逐步走向市場,并最終替代外資產品。同時,借助融資上市等資本運作的力量,醫療器械產業也將得到不斷深化,尤其是產業鏈的縱深擴展,將進一步激發健康產業的創新活力。
此外,今年11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布了104項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其中強制性標準31項,推薦性標準73項)和《硅橡膠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等兩個醫療器械行業標準修改單。該標準從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將進一步規范行業未來的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