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醫療創新難題 搶灘IPO登陸健康快車
(本刊記者 肖青)在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作為打破利益制肘的一大利劍,歷來是政府和民眾高度重視的問題;在美國,各黨派因一項醫療保險改革實施內容無法達成共識,竟讓美國聯邦政府重蹈17年前的關門覆轍……
醫療體制改革和住房一樣,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所不同的是,美國的健康產業是建立在保險體制之下的第一大產業,在GDP中的占比高達15%,而中國是一個由政府主導的不完全競爭市場,GDP占比不足5%。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很大的市場機會等待挖掘,未來十年中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的增長將遠遠大于GDP的增長。
作為健康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醫療產業主要以醫療服務、藥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產銷、應用為主體。自2001年9月國家開放醫療市場以來,民間資本的積極參與極大促進了這個細分產業的發展。應該說,在健康產業的所有細分子行業中,醫療產業是競爭較為充分、產業鏈發展較為完備、民營企業參與程度最高、市場份額最大的一塊市場,在當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藥企面臨轉型陣痛 延伸產業鏈成趨勢
2009年,新醫改的推行,基本藥物目錄的實施,將醫藥產業推向發展高潮,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并購,都顯示出比較活躍的態勢。目前,中國醫藥產業正由資本和創新推動著進入一個快速而劇烈的分化調整期,短期內,企業間兩極分化、優勝劣汰的進程還將持續加快,轉型的陣痛,將成為中國藥企面臨的最大考驗。
那么,在國務院全新的健康服務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下,傳統藥企如何扭轉微利局面?新型藥企如何保持增長活力?
結合多年的產業研究經驗,前瞻投資顧問認為,藥品需求將走向專科化、復合化、防御化,為了應對市場競爭,企業必須懂得審時度勢、創新發展。其中,規模化的大型普藥生產商、專注于中成藥或保健藥研制的企業,以及在高端用藥領域具有獨到研究視角和生產能力的企業,無疑將擁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與此同時,傳統藥企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趨勢日益凸顯。
首先,對于一些經歷過重組重創的大型傳統制藥企業來說,利潤攤薄,資本效率低下,轉型難度大,但規模化優勢盡顯。由于新醫改重點解決的是低端、全民醫保問題,價格較低、需求面廣的基礎用藥更受青睞,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普藥產品的增量空間更大。目前,資本市場上,在基礎藥物規模化生產領域表現穩定的上市公司包括華北制藥、哈藥股份、千金藥業等。
其次,傳統藥企順勢而為,進行產業鏈延伸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海王生物利用海王星辰這個實驗基地布局保健品、營養素、化妝品等外延市場;復星醫藥正快速切入全國醫療服務市場,投資民營醫院。究其原因,前瞻投資顧問認為,醫藥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緩慢,企業銷售額要有所提升,就需要有持續推出市場的新產品,因此,延伸產品線、豐富產品結構,成為藥企應對市場競爭的有效嘗試。
在這些外延性新品類里,保健品發展勢頭兇猛,包括保健食品和具有保健滋補作用的OTC中藥產品,健特生物、東阿阿膠、海南耶島、太太藥業等,無疑是準確把握健康營銷新機遇的典型代表。
前瞻投資顧問去年曾為廣東某保健食品開發生產的藥企做過IPO上市輔導,該藥企涉足藥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及化妝品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在軟膠囊保健食品領域具有先發優勢,連續6年業績增長超過30%,連續5年在保健食品出口排名中領先。
負責該項目IPO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IPO項目二部總監袁偉斌透露,保健(功能)食品是健康產業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健康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貢獻力量。受益于健康產業的升級,該公司依靠OEM健康食品制造,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增長。目前,公司正在籌備沖擊A股,借助資本市場的公眾平臺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強化產品開發與研制。
此外,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對藥品制造企業提出了無菌生產的更高要求,也進一步加速了藥企市場的優勝劣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