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險投資的三大趨勢和六大挑戰
未來風投需要關注的六大問題
盡管風險投資開始進入一個良好的發展軌道,但張景安也提出了他的理性思考。他認為,行業目前仍需要面臨六大方面的考驗。
第一,是風險投資要有新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國的商業模式創新還不夠。這關系到我國風險投資是不是能夠引領經濟走向未來。創新的效率決定成敗,尊重創新的規律,在新的創新規律框架下,有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才能夠創造奇跡。
第二,經濟全球化、研發國際化給風險投資帶來新的挑戰。上個世紀中葉,世界國際化加快,全球化重塑世界格局,加快了世界的聯系和互相依賴,這給創新投資帶來了很大競爭,這跟比賽一樣,風險投資一定要會搶,但是這個搶是市場的搶,是水平的競爭,高度智力的競爭,使創新之夢能夠插上登天的翅膀。
第三,需要有先進思想、先進文化。中國的現狀是創業者、創新者自古貧寒出英才,但是在調查中發現高房價正摧殘著年輕人創新的激情,年輕人一開始過于物質驅動化,不能體驗自由幻想的浪漫人生,本來可以高談闊論、結伴旅游,結果過早成了中年人,為了房子而斤斤計較,這種現象造成的文化值得研究。如果不能夠用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思想來解決這些問題,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創新的進程,創造一個最先進的文化是今天當務之急,先進文化要能夠解決今天創業者實際問題,也就是思想問題。
第四,自主創新是永無止境寂寞的長跑。多數失敗,少數成功,許多成果是幾代人默默長跑取得的,那是跑出來的。多少人的血汗,多少人付出了痛苦,所以急功近利不可能有大的創新,做風險投資的人要樹立長遠的戰略視野。
第五,市場需求和競爭的動力是風險投資的風向標。創新者是受市場驅動、滿足市場創新的創新,是消費者追捧的產品,戰勝同行,成為最賺錢的國際市場青睞的公司,市場需求和競爭的動力是風險投資決定要支持哪些企業的風向標。
第六,風險投資要支持更多的顛覆式創新和源頭創新。美國把制造業轉出國家后,著力向創造發力,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干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失去了在制造業產業鏈上的那種感覺,從而紙上談兵,這使得美國很多重大科研成果付諸東流,所以美國在重新考慮制造和創造的關系,也因此出臺眾多法案。奧巴馬也曾經找過喬布斯,要他把工廠搬回去,在中國幾十元,在那里幾千美元都做不出來,因此他搞顛覆式創新,把現在這些產品顛覆掉,用最新的代替。
比如照明,20年后照明全部煥然一新,連發明材料都是新的。這就是一種顛覆式創新,是未來美國制造的一個起點。因此我國的創業者要學習這種顛覆式創新,如果創業者們還是原地踏步,那么終將會被人“顛覆”掉。我國有產業基礎,也有一億多產業工人,這都是中國實現顛覆式創新的有利條件。
同時,中國也缺源頭創新,這是我國創新的瓶頸,張景安呼吁更多的風險投資家把目光投向顛覆創新、源頭創新。希望能通過風險投資、通過創新,實現中國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