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產業研究札記 —— 聊城市(上篇)
一、產業研究概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聊城市的產業從農業主導逐漸發展成為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現代產業結構,工業附加值不斷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近幾年,外來投資主體來聊城投資的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投資主體分布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對聊城市工業產值構成的研究發現,當前該市經濟仍然較依賴重金屬及化工類產業。
二、產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一)城市簡介及產業發展沿革
聊城是山東省轄地級市,位于山東西部,東南隔黃河與濟南市、泰安市為鄰,南部隔金堤河與河南省為鄰,西部隔漳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相望,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東西直距114千米,南北直距138千米,總面積862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聊城市常住人口592.79萬人,城鎮化率53.97%,比上年末提高1個百分點。
受黃河農耕文明和運河商業文明影響,聊城自古就有重農貴商的傳統,并遺惠至今。聊城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總產110億斤以上,瓜菜菌產量居全省前列,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蔬菜第一市”,每天銷往京滬可追溯高品質蔬菜200萬斤。工業體系完備,形成了信發鋁電、東阿阿膠、魯西化工、中通客車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積極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在新賽道建設上搶占先機。聊城先后被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戰略,各類資源要素廣泛匯集,面向未來的新優勢正在加速形成。
(二)產業發展總體現狀
聊城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實施“新時代興聊十大工程”,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動能轉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42.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0.32億元,同比增長1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7%;外貿進出口總額5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9.4%,其中出口366.4億元,增長61.1%;進口164億元,下降10.1%。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5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29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6%。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上漲0.9%,其中,服務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 0.9%。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 0.4%,居住價格上漲1.6%,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 0.4%,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3.6%,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 0.7%,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1%,衣著價格下降 1.2%,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下降4.5%。
與此同時,聊城市二、三產業增加值變化較大。其中,2021年第一產業占比為14.20%,第二產業占比為36.60%,第三產業占比為49.20%。與2017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提升2.70%,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12.80%,第三產業增加值提升10.10%。
(三)工業與服務業發展各有特色
在工業方面,通過整理分析2017-2021年聊城市統計年鑒數據可以發現,在重金屬化工類產業的發展上呈現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在全市規上企業營收占比中保持著頭部地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正成為聊城市發展較快的工業產業,排名較2017年上升9位。
與此同時,通用設備制造業業的發展則不盡如人意,在營收占比降低8.73%的情況下排名下降了7位;除此之外,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營收占比也在下降。
服務業方面,消費市場在需求端及結構端得到持續改善。2021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7.55億元,增長14.50%。其中,城鎮實現零售額718.90億元,增長19.02%;鄉村實現零售額198.65億元,增長0.91%。
值得注意的是,聊城市旅游市場自2021年起開始恢復。2021年聊城接待游客2178.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95%,為2019年水平的80.47%;實現國內旅游總收入180.94億元,比上年增長38.86%,為2019年水平的75.08%。
三、招商引資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聊城市,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具有快速增長、來源地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投資金額兩頭多、中間少等特點。
(一)投資總額增速恢復上升
自2016年以來,聊城市吸引投資總額的能力總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并于2020年開始上升。根據前瞻大數據顯示,聊城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從2019年的-41.20%上升至至2021年的12.90%,增長幅度高達54.10%。
(二)外來投資企業主要來自沿海發達地區
根據我院大數據顯示,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來聊城市進行投資的企業數量分別達到318、132、119家,顯示出聊城對于沿海發達地區的資本吸引力很大。
(三)外來投資金額兩頭多,中間少
根據我院大數據顯示,聊城現有的外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呈現出“兩頭多,中間少”的分布格局。其中,占比較多的注冊資本區間為“1000-3000萬”和“1億及以上”,占比分別達到37.74%和29.78%。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