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產業研究札記——臺州市(下篇)
第一節 臺州市特色產業發展
一、汽車制造業
臺州擁有吉利、吉奧、永源、彪馬等4家整車生產企業和銀輪股份、雙環傳動、信質電機、躍嶺輪轂等6000多家零部件制造企業,打造了路橋、臨海、集聚區等三大整車制造基地和玉環、天臺等兩大零部件生產基地,形成了“自主整車企業-龍頭零部件企業-中小零部件企業”帶動發展的雁形方陣,全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圖1 臺州市汽車制造業熱力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
2017年,臺州汽車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超千億,成為臺州七大主導產業中年產值率先突破千億元大關的產業集群。
圖2 2016-2020年臺州市汽車制造業增加值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臺州近年來受宏觀環境以及疫情等多重影響,汽車制造業的增速逐漸放緩,甚至有下滑的趨勢,但臺州仍不斷加碼汽車制造業。2018年5月,臺州市發布了《臺州汽車城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6年將臺州打造成為國際先進、國內一流,以整車與關鍵核心零部件制造為核心,集研發設計、貿易博覽、汽車物流、文化旅游和教育培訓于一體的現代化、全產業鏈汽車城,成為吉利集團在全球重要的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中國最具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汽車產業核心集聚區、長三角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汽車現代服務業創新示范區。
浙江省也對臺州的汽車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9年1月浙江省發布的《浙江省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將臺州作為全省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平臺之一,提出打造杭甬臺汽車產業引領區,明確臺州建設現代化、全產業鏈汽車城,力爭到2022年實現汽車產值2000億元。
未來幾年,臺州將按照“整車與零部件并重、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舉、制造業與服務業協同”的產業發展思路,圍繞全產業鏈發展重點領域,加快落實重點工程,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全產業,加快建設綠色智造和特色服務協調發展的“雙螺旋”產業體系。
二、健康產業
圖3 臺州市健康產業熱力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
經過多年發展,臺州健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產業集聚明顯,形成了以海正藥業為代表的椒江區塊、天宇藥業為代表的黃巖區塊、華海藥業為代表的臨海區塊、仙琚制藥為代表的仙居區塊、圣達藥業為代表的天臺三門區塊等五大主要產業版圖。
臺州市健康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9年,全市健康產業總產出為858.13億元,較2015年的600.96億元增長9.3%。健康產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196.99億元躍升到2019年的363億元,年均增長16.5%,遠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長速度。健康產業增加值占浙江省健康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由2015年的9.3%提高到2020年的9.8%,占臺州市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5.05%提高到2019年的7.07%,健康產業逐漸成為支撐臺州經濟轉型升級重要支柱產業。
圖4 2016年-2019年臺州健康產業增加值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臺州健康產業中的現代醫藥產業也穩步發展,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化學原料藥出口基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5.06億元。生態養生、醫療服務、健康養老、體育健身等健康服務發展迅猛,浙東唐詩之路旅游目的地和佛道名山旅游帶全域推進,新增浙江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4家,省級老年養生旅游示范基地2家。
臺州市高度重視健康產業發展,將醫藥醫化產業列入臺州市七大產業集群,同時在建立市健康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基礎上,將健康產業列入健康臺州建設考核,強化部門協同,形成工作合力。臺州市不斷加碼健康產業政策,不斷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先后發布了《健康臺州2030行動規劃》、《臺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培育工作方案》。
第二節 臺州市“十四五”發展方向——制造業和數字經濟協同發展
一、制造業
在制造業方面,臺州市將以建設世界級制造基地和打造萬億級工業體量為目標,深入實施工業4.0行動,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先進制造標桿城市,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之都”。
加快建設“456”先進產業集群,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力爭打造汽車、醫藥健康等2個2000億級產業集群,泵與電機、高端裝備等6個1000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百億級“新星”產業群。按照世界級高端醫藥制造中心的定位,建設中國“綠色藥都”。
提升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在全市高標準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著力構建10條示范產業鏈,打造現代化產業鏈強市。推動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推進生產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改造,大力推廣柔性化制造、個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
二、數字經濟
臺州市將加快數字賦能產業轉型。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深度融入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建成全省數字經濟新增長極、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臺州將引進國內外先進數字化服務商,推動軟件服務與智能制造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面向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供應鏈管理等全流程全鏈條的工業軟件開發和應用服務,同時面向中小微企業建設一批輻射浙東南的產業鏈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百億級以上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全覆蓋。
第三節 臺州市發展建議
一、持續推進全域制造業數字化升級,加大創新投入
臺州市制造業產業能級較高,打造了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高端模具等4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同時臺州市知識密集型產業比重逐漸上升,但仍然面臨著不少問題:
1.部分制造業數字化升級較慢,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競爭優勢尚未全面形成,總體仍處于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環節。
2.自主創新薄弱,核心技術短缺。臺州市制造業企業代工生產為主,配套企業的創新能力非常有限,大多數企業沒有什么技術儲備,研究開發處于跟蹤模仿階段,難以滿足高端制造業配套標準要求,與高端制造業企業同步協同開發新型產品存在很大的差距。隨著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大,產品更新迭代加快,臺州制造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優勢并不突出。
針對此問題,前瞻建議臺州市完善制造業數字化升級保障體系,為傳統制造業轉型提供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等,積極鼓勵全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臺州市可以出臺適應的創新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產品創新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臺州制造”的市場競爭力。
二、推進數字經濟產業配套和生態雙完善,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臺州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引領,出臺了《中共臺州市委臺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臺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臺州市扶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全面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2020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74.02億元,較2015年實現“倍增”,但臺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1.產業鏈配套較為薄弱。臺州市數字經濟產業配套有待完善,缺少集聚能力突出的專業化園區和有品牌影響力的專項活動,對于大型數字經濟企業缺乏吸引力。
2.數字經濟融合滲透深度不夠。目前,臺州市各領域數字經濟應用存在差異,三次產業融合程度的差異更為明顯,數字經濟已經滲透服務業消費與流通領域,高于工業和農業領域,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較,臺州數字經濟融合滲透深度還不夠。
對此,前瞻建議臺州市聚焦產業鏈痛點難點問題,優化產業布局,加大產業配套的建設力度,積極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吸引龍頭企業布局臺州;充分利用制造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深度推進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全面實施“數字技術+先進制造”“大數據+產業集群”等戰略規劃,支持傳統制造企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數字技術在生產制造環節的融合應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