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生產,在越南行不通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劉沐軒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如果失去了成本優勢,去越南建廠還剩下什么?
今年年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制定了一項有關稅收的新規則,成員國們達成共識,集體將全年營業額超過7.5億歐元(約合)的大公司跨國公司的稅率提高到15%,以避免蘋果、谷歌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在愛爾蘭等低稅率國家避稅。
經合組織預計,這項改革將在全球范圍內帶來2200億美元的額外稅收收入。
乍一看,這些對跨國公司實行低稅率的國家未來能獲得一筆穩定的稅收。
但從長遠來看,這未見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那些憑借低稅率獲得跨國公司青睞的國家,比如越南。
當地時間11月29日,懸在越南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落下。
越南議會決定,從2024年1月1日起,將對跨國公司的最低有效企業所得稅 (CIT) 稅率提高至15%。
一
曾是低稅生產天堂
長期以來,越南政府都對跨國企業實行極其優惠的稅收策略,提供包括免稅期、投資抵稅、進口關稅豁免等各種形式的補貼。
對于一般企業,越南的企業所得稅為20%。但據越南稅務總局副局長Dang Ngoc Minh介紹,越南向大型跨國公司提供的優惠稅率為2.75%至5.95%,遠低于其未來將實施的15%所得稅。
這些享受優惠的企業,包括三星、蘋果、索尼、英特爾等跨國科技公司,以及Crocs和阿迪達斯等鞋類和服裝公司。其中,三星有一半的手機組裝業務布局在越南,是在越繳稅最多的跨國公司,英特爾全球最大的芯片組裝、封裝和測試工廠的所在地也在越南。
據路透社報道,2019年三星在其開展業務的越南省份享受的稅率僅為5.1%,因此15%稅率新政所導致的額外企業稅將主要由三星承擔。
△ 位于越南河內的三星總部大樓,三星是在越南繳稅最多的跨國公司。(圖源:社交媒體)
越南韓國商會表示,會員們對新稅率感到擔憂,但沒有人表示打算改變在越南的投資。
一家在越南擁有大型業務的外國公司相關人士對《金融時報》表示,“稅收的大幅增加對于在那里投資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越南可能會設立一個國有基金來支持外國投資者,以防止企業離開該國。”
跨國企業們仍然期待著越南政府會提供稅收優惠。
根據越南投資部8月發布的計劃草案,投資不低于12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5.2億元)的高科技公司,將受益于擬議的稅收減免。也就是說,既然越南不能違反OECD成員國共同制定的15%新稅率體系,那么該國政府可以通過現金補貼企業培訓、研究和基礎設施的方式,來與企業進行利益交換。
但新一輪的稅收優惠還能達到從前的水平嗎?
二
越南的困境
在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越南經濟已經陷入了增長困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據,由于需求疲軟導致出口低迷,預計2023年越南的實際GDP增長率為4.7%,較去年8%有所降低,并且未能達到年初設定的6.5%的目標。
這是因為越南經濟,高度依賴貿易與外資。
越南海關的報告顯示,2022年外國直接投資(FDI)的公司出口了價值2740億美元的商品,占越南商品出口總額的74%。
迄今為止,外國投資者已向越南投入超過4500億美元,超過其一年的GDP總量。2022年,越南GDP總量為4088億美元。
但外資的持續投入,沒能顯著提高越南的競爭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反而讓其在外資的“溺愛”下過早地出現了勞動力成本上升、房地產泡沫虛高的問題。
目前,越南的城市最低工資為468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400元),高于老撾和柬埔寨等周邊國家。
但這并不是當地人普遍的工資水平。越南統計總局人口與勞動統計司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員工平均月收入為7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056元)。
據《金融時報》報道,胡志明市24歲的商業開發商Tran Khanh Ly表示,與他同齡的越南青年一代,平均工資已經達到每月1500萬至180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4406元至5288元),為最低工資的三倍以上。
房價則更為離譜。根據新加坡調研機構城市土地學會(ULI)的報告,2023年胡志明市的房價中位數已超過7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05萬元),是家庭平均年收入2.17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6.4萬元)的32.5倍,位居亞洲第二。
根據ULI的2023年亞太住宅可實現性指數報告,越南胡志明市和河內市在亞洲房價收入比中,甚至高于北京、上海、首爾和東京等城市。
勞動力成本優勢漸失,早期越南的低端制造業已經有了轉移的趨勢。比如柬埔寨有更低的工資,墨西哥則有著對北美市場而言更便利的交通成本優勢。
但在上述越南自身的問題產生后,中高端產業仍然愿意持續投資越南的其中兩個重要原因,是其臨近中國市場,以及對珠三角供應鏈的依賴。
時至今日,越南著名工業園區Deep C的宣傳材料中,仍然將“該園區距珠三角地區只有12個小時卡車車程”作為其區位優勢來營銷。
實際上,這給了越南政府降低對跨國企業稅收補貼的理由。
盡管發展中國家普遍采取低稅收政策,試圖以此吸引跨國企業,但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指出,這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冗余率可能超過90%——也就是說,即便不采取稅收優惠,90%的外資也會選擇這里。
而如果減少對跨國企業的補貼,越南政府能將更多的資金投資在自己身上,比如近年來越南集中興建機場、發展旅游和金融服務業。
越南政府的官方文件顯示,隨著新稅率的實施,越南政府每年的稅收將因此增加14.6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42.9億元)。
(實習生楊昕雨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劉沐軒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