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紅夫妻店”:霸榜天貓京東類目第一,即將IPO
圖源:攝圖網
作者|天下網商 來源|天下網商(ID:txws_txws)
當接地氣的消費品遇上“性感”的營銷。
扎根在東北黑土地的“新秀”,要赴港股上市了。
9月17日,創立于遼寧沈陽的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登陸港股市場。其招股書中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十月稻田已經成為2022年中國預包裝優質大米市場收入最高的公司。
做著最接地氣的生意,卻有著相當前沿的“網感”。在天貓、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十月稻田連續4年霸榜類目銷售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第二名的2.7倍。招股書顯示,來自線上渠道的收入占到十月稻田總營收的70%以上。電商成為了這家公司“賣大米”不可或缺的助力。
用創始人王兵的話說,“十月稻田是跟著中國互聯網發展起來的。”
目前,十月稻田旗下共有“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福享人家”三大品牌,分別滿足大眾、高端和平價需求。《天下網商》觀察到,廚房主食食品是一個萬億元規模的市場,十月稻田雖然靠著電商渠道異軍突起,但目前市占率僅0.2%,它所處的“預包裝優質大米”賽道也擠滿了“長袖善舞”的互聯網新選手。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十月稻田遲早要下沉到糧油店和農貿市場,和行業龍頭“短兵相接”。
“網紅”標簽既是光環,也是包袱。過于依賴線上店鋪、營銷費用高企,也成為這只“獨角獸”背后的隱憂。面對金龍魚、福臨門等巨頭的合圍,十月稻田漫長的戰役才剛要開始。
農產品界的“網紅”
從2020年到2022年,十月稻田的業績可以用“高歌猛進”來形容。
在這三年里,市場環境變化影響了一大批消費品牌的業績,十月稻田的年銷售額卻從23億元跳漲至4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4.9%。剔除財務支出導致的賬面變動,其主營業務的凈利潤始終維持在2億元以上,凈利率最高達到8%,遠超行業同儕。
亮眼的財務數字,離不開十月稻田“輕裝上陣”、聚焦線上渠道的戰略方向。
招股書顯示,在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在線上渠道(含電商平臺和線上自營店)的銷售額最高占到總營收的79.4%。歷屆618和雙十一大促的相關榜單上,十月稻田都榜上有名,儼然是糧油品類中的“網紅”。
新潮的包裝,嚴格的產地追溯,與明星藝人和各類流行IP的積極聯動,讓十月稻田從一眾“土氣”的糧油品牌中脫穎而出,打造了一系列爆款產品。2021年,十月稻田曾推出《鄉村愛情》聯名款大米,在抖音、微博等平臺引發熱議;2022年,世界滑雪冠軍徐夢桃與十月稻田簽約,成為其首位品牌代言人。
內容營銷力度直觀地反映在財務報表上:2022年,十月稻田的銷售及經銷開支高達3.15億元,其中僅平臺服務費一項就有1.32億元。
除了嫻熟的營銷玩法,十月稻田的成功還在于挑選到了合適的“細分賽道”。其招股書把大米行業分為“散裝大米”和“預包裝大米”,再把后者分為“預包裝普通大米”和“預包裝優質大米”。散裝大米占到大米市場規模的80%以上,十月稻田卻選擇主攻預包裝優質大米,并將之做到極致。賽道雖窄,卻是藍海。
雖然在天貓旗艦店的熱銷產品中不乏小米、糙米等雜糧的身影,但大米依然是十月稻田營收的絕對主力。招股書顯示,2022年,十月稻田大米產品的銷售額為36.2億元,占年度總營收的79.9%。
份量小、質量高的預包裝優質大米,貼合了當下流行的獨居和“一人食”等生活方式。洞察這部分人群的需求,再借助電商平臺高效觸達,成為了十月稻田突圍的關鍵。
從農批到百億富豪
十月稻田的創始人王兵,來自遼寧沈陽。
公開資料顯示,王兵出生于1976年,中專畢業,其家族從事糧食加工生意多年。和遍布東北的無數糧食加工商一樣,王兵需要經常開著皮卡進村,和村民們簽收購合同,第二天再換成卡車,將初步脫殼加工的大米裝車,拉回糧庫和加工廠。
2005年,王兵與妻子趙文君創立了沈陽信昌糧食貿易有限公司,初步涉足銷售環節。但他們往往只能先等著批發商、零售商來“上貨”,再將大米運到指定的倉庫或超市,每賣出一袋米,利潤不足1元錢。
2011年,電商的東風吹來,命運的齒輪隨之轉動。
彼時正在北京打拼的王兵和趙文君成立了“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品牌,先是入駐京東,后來又與當當、天貓超市、蘇寧易購等平臺簽約,率先押注線上渠道。十月稻田也沒有錯過生鮮電商的崛起,分別于2015年和2016年與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簽訂采購合同——那時盒馬還是個新物種,全團隊不到10人。
精品化、小包裝的產品思路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伴隨著電商業態的繁榮,十月稻田走上了高速增長的快車道。王兵稱:“第一年是300%的增長,后面基本每年銷售額都保持150%的增速。”
據傳,王兵和趙文君雖然都是傳統農產品批發出身,但互聯網嗅覺極強。王兵曾透露,公司營銷部門有上百個小組,采用阿米巴小組制,每天研究新渠道的變化。十月稻田與社交電商、社區團購平臺均有合作,截至2022年底,其投放的KOL和KOC已超過3500位。
與其說十月稻田的產品力有多強,不如說這家公司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新渠道。王兵曾表示,大米這樣的傳統行業同樣需要創新,“每一次渠道變革的背后,都是新的消費人群、新的消費習慣在推動。”
盡管已帶上了時髦的“新國貨”色彩,十月稻田仍然籠罩著夫妻店的底色。招股書顯示,王兵夫妻及其4位家族成員合計持有公司71%的股權。按照十月稻田145億元的估值來計算,王兵家族的身價已超百億。
突圍與反突圍
十月稻田的成功路徑,被許多后來者當作范本。
一時間,“網紅大米”鋪天蓋地涌來。鄒有才、飯大師、五谷宣言、隆平農場……它們的打法也大同小異:背靠“五常米”“珍珠米”等地域標識,小份量設計,國潮風格的外包裝,高強度直播、投流、站外種草,誓要往年輕人嘴里塞進自家的一口飯。
一眾新勢力之外,金龍魚、福臨門等老牌巨頭也在加緊追趕。以金龍魚為例,在其天貓旗艦店搜索“大米”,首頁商品均為5Kg、2.5Kg甚至300g的小包裝米,且更強調“東北”“盤錦”等產區概念。
各類對手的合圍,都在沖擊十月稻田構建的品牌矩陣。目前,十月稻田旗下共有“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福享人家”三大子品牌,分別對應大眾、高端、平價產品。在天貓旗艦店,前兩個品牌主推的5Kg裝五常大米售價分別為66.6元、69.5元,主供線下渠道的“福享人家”則多采用大包裝,同等重量下,售價低至24元。
線上渠道追隨者眾多,線下破局又需要資金和時間。十月稻田要在新舊力量的交替中立足,顯然還需付出更多努力。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十月稻田共有602家經銷商,而同期金龍魚的經銷商數量是7768家,兩者對比懸殊。
不時出現的品控缺陷,也沖擊著網紅品牌的根基。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相關內容共有176條,不少消費者反饋買到臨期產品或霉變生蟲等問題。
廚房主食食品是一個典型的“螞蟻市場”,競爭激烈,格局散亂。即使是行業龍頭,市占率也不過2.3%左右。目前,十月稻田的市占率僅有0.2%,它稱霸的“預包裝優質大米”賽道已經擠滿了新選手,它刻意避開的“散裝大米”賽道,又橫亙著豐益國際、中糧集團等難以撼動的巨頭。
曾經被巨頭忽視的線上市場,小包裝、精品化需求的出現,成就了殺出重圍的“東北網紅大米”。但這套范式還將靈驗多久,渠道紅利被擠占后有何對策,是十月稻田走出沈陽、走進港交所之后,仍要面對的問題。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天下網商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