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江蘇省預制菜產業分析
圖源:攝圖網
作者|李軍 來源|食業園區研究院(ID:gh_3044a3af37cf)
導讀
作為全國“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2022年,味知香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增長4.40%;凈利潤為1.43億元,同比增長7.95%。味知香于2008年在江蘇創立,主要從事半成品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有產品種類300余種,零售渠道主營業務收入貢獻率超70%。
江蘇不僅擁有預制菜第一股,而且2022年預制菜數字消費指數全國第一。由此可見,江蘇預制菜生產以及消費市場均已步入成熟階段。
01
政策支持:鹽城市與連云港市發布預制菜措施
鹽城市:《亭湖區食品生產“預制菜”品牌培育工程方案》
通過落實主體責任、落實監管責任、推動轉型升級,搭建預制菜食品生產單位與餐飲單位、食品預制菜配送銷售單位溝通橋梁紐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連云港市
《連云港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2023年,全市預制菜企業達100家,全產業鏈產值達80億元;2024年,全市預制菜企業達150家,全產業鏈產值達130億元;2025年,全市預制菜企業達200家,全產業鏈產值達200億元。
《關于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政策措施》
支持建立預制菜產業基金、支持預制菜企業用地需求、支持預制菜企業引進引資等八條措施。最高獎勵達到200萬元。
02
餐飲收入:整體先減后增,南京位列地級市之首
2018-2022年江蘇省餐飲業收入呈現先遞減再遞增趨勢。2020年江蘇省餐飲業收入2518.05億元,達到歷年谷值。2022年江蘇省餐飲業收入4075.9億元,為五年收入最高年份,增長率為35.24%。
數據來源:歷年統計年鑒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2021年,江蘇省13個地級市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市域為南京市、蘇州市、蘇州市。三座城市均已正餐服務和快餐服務拉動為主,正餐服務占整體餐飲業收入分別為58.25%、52.18%、60.16%。
數據來源:各市2022統計年鑒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2021年,江蘇省13個地級市限額以上利潤總額排名前三的市域為南京市、蘇州市、淮安市。南京市與蘇州市主要以快餐服務驅動利潤增長,快餐服務在利潤貢獻中分別占比為98.17%、88.27%?;窗彩兄饕哉头镇寗永麧櫾鲩L,正餐服務在利潤貢獻中占比達81%。
數據來源:各市2022統計年鑒,揚州市、泰州市、宿遷市沒有公布利潤總額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03
產品原料:蔬菜、稻谷、小麥、淡水產品產量較大
江蘇省預制菜原料主要涉及蔬菜、稻谷、小麥、淡水產品、豬肉等農產品品類,其中農業生產以蔬菜產量最高,達到5856.57萬噸。林業生產以板栗產量最高,達到1.51萬噸。牧業生產以肉類產量最高,其中豬肉產量為175.16萬噸,增長率為24.53%。漁業生產以淡水產品產量最高,達到363.18萬噸。
數據來源:2021-2022統計年鑒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04
標準建設:發布預制菜團體標準,缺乏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
江蘇省消保委與江蘇省餐飲協會、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江蘇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20余家單位共同起草了全國首部《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范》團體標準(下稱“《規范》”),并于2022年3月30日公布。
《規范》對預制菜的定義進行了明確,預制菜是指食品原料經預處理、腌制或調味、熟制等提前加工形成的半成品或成品菜點。大家對預制菜并不陌生,很多餐飲企業現在也在推出預制菜,超市和便利店中也有不少預制菜,像是保鮮存放的半成品盒飯、面條等,都屬于預制菜。
05
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泰州、鹽城、徐州3市
食業園區研究院監測到目前江蘇省預制菜產業園區(中央廚房)主要有3個,其中預制菜類型1個,中央廚房類型2個。
1
泰州市興化市
興化經濟開發區預制菜產業園,原稱是中華食谷B區。預制菜產業園位于調味品產業集聚區南山路東側、花溪路南側,規劃用地面積153.2畝,總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建安投資6.8億元。主要建設12棟4至6層的現代化工業標準廠房、1棟10層的綜合樓、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該項目于2023年2月開工建設,建設工期為400天,2023年10月擬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2
鹽城市亭湖區
銀寶中央廚房項目位于亭湖新洋經濟區,該項目自建成投產以來,完成了凈菜加工、熱烹飪、回收清洗車間及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全自動生產、包裝、配送、運輸等。經營項目主要包括學生餐供應、預制菜研發銷售和食堂運營推廣,現有生產能力可滿足日供學生營養餐10萬份、社會團餐1.5萬份及凈菜配送的需求。目前公司日供冷鏈凈菜5.5萬份、熱鏈盒飯2200份,覆蓋39所學校。以集中采購、工業化潔凈生產、統一配送、全程追溯為核心,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現代化產業鏈條,同時帶動市區及周邊300人就業。
3
徐州市豐縣
淮海經濟區中央廚房產業園是豐縣重點培育項目工程,攜手大數據平臺企業,基于“綠色﹢共享”理念打造的全國首家示范性加工配送產業園項目,通過供應鏈打造訂單農業新模式,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央廚房加工基地。項目投資5.2億元,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涵蓋蔬菜加工、肉類加工、生鮮調理、料包加工等八大區域,項目投運后,年生產加工能力達12萬噸,提供就業崗位300個。
目前已入駐二十二城中央廚房、同福食品、倪錦記食品等11家企業,逐步形成了以中央廚房、主食、烘焙、糕點等高端食品產業為主的新業態體系。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業園區研究院(ID:gh_3044a3af37cf),作者:李軍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