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折疊屏手機,一機難求
華為Mate 50系列 圖源:時代財經
作者|王婷 來源|時代財經APP(ID:tf-app)
作者 | 王婷
編輯 | 史成超
近日,有媒體引述產業鏈人士消息稱,華為要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從3000萬部級別提升至4000萬部。在出貨量持續下滑的國內手機市場,此消息令人振奮。
從業十余年的華為經銷商戴良接受時代財經采訪表示,去年9月發布的Mate 50系列為華為搶回了部分高端市場份額,也支撐他的公司渡過了艱難時期。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多款新品的發布,戴良公司的業績比去年同期要好,但和四五年前比差距還是很大。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從低基數實現同比增長41%,在銷量排名中位列第六,前五名是蘋果、OPPO、vivo、榮耀、小米。
一
折疊屏手機成理財產品
先是OPPO宣布解散哲庫芯片團隊,再是印度或將沒收小米48億元,國產手機大廠近期麻煩不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Mate X3火爆。
華為Mate X3發布于今年3月, 12GB+256GB、12GB+512GB官網原價分別是12999元、13999元,12GB+1TB典藏版官網原價則是15999元。目前,這款手機在線上、線下均“一機難求”。
6月18日晚,華為官網Mate X3顯示缺貨,消費者無法立即下單購買或者預訂,只能選擇“到貨通知”,華為天貓官方旗艦店、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均無貨。
日前,時代財經走訪一家華為專賣店,店員表示,Mate X3沒有現貨,很多人想買、都在排隊,排隊要交500元訂金、留下聯系方式,等待通知。
華為上海全球旗艦店 圖源:時代財經
“價格是一萬多,反正會(比官網原價)高出幾千塊錢。”店員感慨道,華為Mate X3已經變成了理財產品,每天價格都不同。
來自渠道人士的消息顯示,6月中旬的一天,華為Mate X3在一家門店的溢價介于1200元和3800元之間,12GB+512GB版本最高價17299元,手機顏色、內存不同,溢價也不同。
對于Mate X3的溢價,華為直營店一員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表示,這款手機貨量不多、滿足不了購買需求,所以出現了暫時性溢價,“供不應求就會出現溢價,溢價是市場買方決定的。”
據《電子時報》此前報道,華為折疊屏手機逆勢增長,已大幅增加相應的零部件訂單,供應鏈消息人士則透露,華為已將Mate X3出貨目標從之前設定的147萬臺修改為超過300萬臺。
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折疊屏市場全年出貨量近330萬臺,同比增長118%,其中華為占據47.4%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華為MateX3出貨目標上調后,相當于去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總和。
二
Mate 50系列扭轉頹勢
對于剛剛離職的華為專賣店店長方齊而言,Mate X3的溢價與他毫無關系,因為這款手機提不到貨,而且折疊屏手機在當地不好賣,他對時代財經無奈道:“一個月一臺都沒有(賣出去)”。
華為Mate X3系列 圖源:時代財經
地處三線城市,店里只有自己一個人,方齊平均每個月能賣出大約四十臺手機,以千元機暢享系列、兩三千元的nova系列為主。“旁邊三四個手機店……基本距離都不到200米。”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中低端手機利潤低,他離開了華為專賣店。
相較而言,戴良和河南手機經銷商喬圓對華為有更多信心。而給他們信心的,不是Mate X3,而是Mate 50系列。
去年秋天,在Mate 40系列發布兩年后,Mate 50系列帶著昆侖玻璃和北斗衛星消息姍姍來遲,去年第四季度,喬圓店里華為手機的銷量明顯增加了。戴良則提到,華為Mate系列空窗期太長,Mate 50系列一上市便熱銷,是疫情三年對他的公司貢獻最大的產品。
這個系列不僅高銷量,還高利潤率。華為Mate 50、Mate 50 Pro 起售價分別是4999元、6799元,系列最高價7999元。在戴良旗下門店,Mate 50 Pro單臺最高利潤可以超過1000元。
他還提到,得益于中高端產品的熱銷,他店里華為手機平均利潤率在10%-13%。
時代財經了解到,除了蘋果專賣店,在國內手機專賣店中,戴良旗下門店的利潤率、正價銷售比例都處于較高水平。在方齊離職前的門店中,平均每臺手機的利潤只有300元左右。
今年3月,華為終端BG COO何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華為這幾年克服了很多困難。隨著各項供應恢復穩定,華為產品發布的節奏也終于回歸正常。
戴良稱,今年nova 11系列、暢享60系列、P60系列相繼發布,也讓華為在市場上有了更好表現。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以來,他店里華為手機的利潤增加5%-6%,如果不用銷售老款產品,增幅會更高。
“當你達到一定客戶級別的時候,不得不提一些自己沒有能力消化的產品。”戴良坦言,自己還需要銷售一些老產品,比如P50系列、老款折疊屏手機,沒人買只能降價,賣一臺最多虧損一兩千元。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2022年第四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華為銷量同比增長15%,市場份額提升至9.5%,是TOP6廠商中,唯一正向增長的。該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銷量2022年同比下降14%,其中第四季度下降15%。
三
經銷商盼5G麒麟芯片回歸
今年3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說,公司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與此同時,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2023年手機出貨量達到4000萬臺,也只是2019年的零頭。
IDC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71億部,其中華為出貨量2.41億部,排名第二,僅次于三星。
“對比P40系列、Mate 30系列,(最新款)銷量下滑70%-80%。”戴良表示,華為手機在國內高端市場的份額被拿走了,Mate 50系列雖搶回了部分高端市場份額,但鴻蒙系統匹配高通4G芯片,“不是太好用”。
近日,坊間傳聞高通要向華為供應5G芯片,華為下半年要發布5G版本的Mate 60系列。他聽到的版本是華為要推出16納米工藝的麒麟5G芯片,預計七至八月重點將老品清庫存,為9月的Mate 60系列讓路。
前述手機經銷商喬圓非常期待5G麒麟芯片的回歸,他認為這是遲早的事,華為還可能直接推出6G芯片。
不過,對于高通恢復5G芯片供應的傳言,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曾直接辟謠。
在華為2022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也談到了5G手機何時能回歸的話題。他表示,“如果想要買到華為5G手機,就要等美國商務部的許可,這樣我們才能制造華為5G手機。”
(文中戴良、方齊、喬圓為化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王婷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