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幸福感全球墊底背后:房價5年上漲80%,貧富收入差距達1400倍
作者|劉沐軒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為什么韓國會給人一種人民不幸福的印象?
這樣的觀點似乎源于一些影視作品。無論是奧斯卡獲獎電影《寄生蟲》,還是《窺探》等懸疑犯罪片,再到《魷魚游戲》《黑暗榮耀》等在全球爆火的韓劇,韓國的影視作品似乎總是離不開他們的社會頑疾,例如底層人的掙扎、無止境的內卷、公權力的不作為……
韓國人也因此沉迷那些臥薪嘗膽、大仇得報的爽劇。
△現實中幾乎沒人能像《黑暗榮耀》中那樣實施完美的復仇。(圖源:《黑暗榮耀》劇照)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據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幸福感》調查報告,在32個國家中,2022年韓國的居民幸福感排名第31,僅高于匈牙利。
僅有57%的韓國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或“相當幸福”,其余則認為“不是很幸福”或“一點也不幸福”。這一比例與2021年持平,相比于10年前的62%出現明顯下滑,也遠低于這32個國家73%的平均比例。
據悉,該調查按照普遍衡量幸福的五個方面來設計,依次是:生活意義感、生活掌控感、心理健康和幸福、社交生活和生活條件。
其中,僅有34%的韓國人“感到人生充滿意義”,39%的韓國人感到“物質上的富有”,在這兩個方面都處于墊底水平。
一
意義感崩塌
對于意義感,在競爭嚴重的國家里,大多數人難以實現階級躍遷,因此總是習慣寄托于宏大敘事來說服自己。
但這一套在韓國可能走不通,因為韓國人恰恰對自己的國家最失望。
在益普索調查的30個問題中,韓國人最不滿的就是自己的國家。僅有21%的人對韓國經濟情況滿意,23%的人對韓國社會政治情況滿意,遠低于40%的平均水平。
受到出口下滑的影響,韓國近期經濟狀況確實遭遇了困難。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進出口數據,今年2月韓國出口同比下降7.5%,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連續12個月貿易呈現逆差。在最關鍵的芯片上,韓國2月芯片出口大幅下降了42.5%。
目前,韓國央行、韓國經濟研究院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紛紛下調了今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至1.5%-1.7%。但對于最近的韓國民眾而言,這點數字的下滑沒有太多實在感,遠遠不及總統尹錫悅對日本的表態更令人寒心。
就在今年3月,韓國政府公布了其對二戰期間日本強征韓國人勞工賠償問題的最新解決方案,引發民眾的集體抗議。韓國最終決定由韓國行政安全部下屬財團出面,替日本企業賠付受害者和家屬。
尹錫悅標榜自己是為了翻開日韓關系的新篇章,但這一行為被韓國民眾斥責為“歷史性的恥辱外交”。
受此影響,民調機構韓國蓋洛普17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韓國民眾對尹錫悅的施政好評率略降至33%,差評率略升至60%。
國家經濟萎靡、政治外交不如人意,讓不少民族自豪感特別強烈的韓國人意義感崩塌。
△ 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日本時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肩走向國旗。(圖源:社交媒體)
而意義感崩潰的直觀表現之一,就是年輕人不工作、不生育。
根據韓國統計廳3月20日發布的數據,韓國今年2月非經濟活動人口中選擇“休息”的15歲至29歲青年層高達50萬人,規模為2003年1月開始統計以來最多。
這項統計中,“休息”不同于準備就業、升學和等待入伍,只是單純地不想工作,相當于真正的“躺平”。
生育率更不必多言,根據韓國統計廳2月22日發布的數據,2022年韓國生育率降至0.78,再次刷新了由韓國保持的全球最低生育率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益普索的調查中意外地發現,韓國人居然在與孩子和配偶的關系上最為滿意。雖然不及平均水平,但是78%的韓國人對孩子滿意,73%的人對配偶滿意。
二
既患寡又患不均
拋開上層建筑的所謂意義感,韓國人的經濟基礎可能才是他們感到不幸福的本質原因。
從整體上看,韓國人的平均收入其實并不低,而且仍在繼續上漲。
根據韓國央行發布的數據,受韓元貶值等因素影響,2022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同比增加4.3%,達到4220.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2.2萬元),折合月薪約1.85萬元人民幣。
然而面對首爾的房價,這點工資根本不夠看。
過去5年,韓國房價整體上漲了80%。韓國國民銀行(KB)的數據顯示,首爾平均住宅價格達到12.4億韓元(約為人民幣652萬元),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
這意味著,韓國人相當于要不吃不喝近29年才能買到一套首爾的房子。
△ 如果可以選,誰會住在首爾的地下室呢(圖源:電影《寄生蟲》劇照)
韓國人不僅患寡,還患不均。韓國影視作品中,財閥的手眼通天與地下室中如“寄生蟲”般的窮人并不是夸張。
根據韓國國稅廳3月21日向韓國國會提交的資料,韓國2021年綜合收入上游0.1%群體的年收入,是收入下游20%群體的1400倍。上游0.1%群體有9399人,他們的人均年收入為33.331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53萬元),總收入占到韓國全體國民人口收入的10.4%。
而收入下游20%群體約有186萬人,他們的人均年收入為238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
在韓國,衡量貧富差距的凈財產基尼系數也在2022年創下近10年來最高紀錄。該指標通常將超過0.4作為貧富差距過大的警戒線,而韓國的數據為0.606。
此外,韓國的收入不平等還體現在性別上。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統計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韓國男性的月均收入為38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2.05萬元),同比增加4.7%。女性為256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35萬元),同比增加3.7%。
這意味著,2021年韓國女性月收入僅為男性的65.8%。而在39個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韓國的男女工資差距已連續26年居首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劉沐軒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