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突破性感染或重復感染,會降低Omicron傳播風險
作者|王聰 來源|生物世界(ID:ibioworld)
由于廣泛接種疫苗、自然感染和新突變株的不斷出現,新冠病毒(SARS-CoV-2)的傳播動態在大流行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如今,在已接種疫苗的人群中的突破性感染,以及在之前感染過的人群中的重復感染的情況越來越頻繁。
2021年底出現的高傳染性的Omicron突變株進一步加劇了突破性感染和重復感染的情況,為了了解這些突變株的傳播動態,有必要確定疫苗接種和之前的感染對Omicron感染個體的傳染性的影響。
2023年1月2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題為:Infectiousness of SARS-CoV-2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and reinfections during the Omicron wav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分析了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Omicron流行期間加州的35所州立監獄的新冠監測數據,結果顯示,接種新冠疫苗、自然感染,以及接種疫苗+感染,分別能夠將Omicron的傳播風險降低22%、23%和40%。而接種加強針,以及近期的疫苗接種能夠進一步降低傳播風險。
這些發現表明,接種過疫苗和/或以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在突破性感染或重復感染后,仍然具有高度傳染性,但與沒有任何疫苗接種或之前沒有感染過的人相比,他們的傳染性降低了。這項研究強調了接種疫苗的好處,雖然不能消除傳染性,但可以減少傳播風險。
SARS-CoV-2在接種疫苗的個體中的突破性感染和之前感染過的個體中的重復感染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感染突出表明,需要更廣泛地了解疫苗接種(包括加強針)和自然感染對突破性感染和重復感染者的傳染性的貢獻,特別是在具有高傳染風險的人群中。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在美國第一波Omicron大流行期間(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統計了加州的35所州立監獄的新冠監測數據,分析了監獄中新冠病毒的傳播情況。
加州州立監獄系統人員的疫苗接種情況
在這項研究的5個多月時間里(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5月20日),盡管這些人的疫苗接種率較高(初級疫苗接種率為81%),但突破性感染仍然很常見,有22334人確診感染Omicron,不過重癥比例很低,僅31人住院治療,沒有死亡病例。
具體來說,相比未接種疫苗后感染Omicron的人,接種疫苗后突破性感染Omicron的人的傳播風險顯著降低(36% vs 28%)。但這會隨接種后的時間而降低,自最后一劑接種后,每過5周時間,傳播風險增加6%。
除了接種疫苗外,之前自然感染新冠病毒也有保護作用,重復感染的人傳播風險為23%,而第一次感染的人傳播風險為33%。
那些既接種了疫苗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他們的傳播風險降低了40%,這約一半來自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感染時獲得的免疫力,一半來自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
疫苗接種和/或此前自然感染對Omicron的傳染風險的影響
這項研究證明了接種疫苗和接種加強針在減少Omicron傳播方面的好處,它顯示了疫苗接種對之前感染者的累積效應和額外保護。該研究還顯示,這種保護作用隨著接種次數而增加,每增加一劑疫苗接種,感染后的傳播風險就降低11%。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了我們,即使對那些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來說,接種疫苗也能提供額外的保護。但也要看到,他們在重復感染或突破性感染后,繼續傳播病毒的風險仍然不低。
該研究的領導者 Nathan C. Lo 教授表示,Omicron在突破性感染或重復感染后仍具有高度傳染性,但接種疫苗或此前的自然感染能夠降低其傳播風險,而且接種劑量越多,降低效果越明顯。隨著突破性感染和重復感染成為當前新冠病例的主要原因,這項研究支持疫苗加強針在減少Omicron傳播方面的重要性,在疫情激增期間進行大規模定期疫苗接種,特別是在高風險群體,以及高密度聚集環境中,可能有效減少新冠傳播風險。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138-x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物世界(ID:ibioworld),作者:王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