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植物奶,千億大賽道!
作者|可雅 來源|消費界(ID:xiaofeijie316)
導讀:
牛奶營養價值高,但卻有一部分人因為乳糖不耐受無法飲用。
這也讓一個新型的賽道興起,那就是植物奶。
近年來,植物奶市場呈飛速增長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間全球食品飲料新品發布中帶有“植物奶”宣稱的產品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8%。
如果說,2017年是“植物的突破”,那么2019年就是“植物王國”的建立,2020年正全面掀起“植物奶革命”。
什么是植物奶?
脂肪更低、且不含膽固醇的燕麥奶、杏仁奶等植物奶被視為牛奶的最佳替代品,口味順滑香濃、更有益健康、不易發胖,尤其受到乳糖不耐受人群和素食者們的歡迎。
植物奶的快速走紅,讓它成為了繼牛油果、亞麻籽、羽衣甘藍后的又一個中產消費品代表。
植物蛋白飲料品牌奧麥星球獲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聯想之星領投,德迅投資和眾麟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產品研發、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等。
01
產品至上,選對賽道
根據前瞻網等數據,中國有千億植物蛋白飲品市場,高復合增長速度居飲料細分市場首位。
奧麥星球看準的正是在大健康環境下,植物蛋白飲品的新機會,隨著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更健康、更環保、更科技感的產品得到消費者青睞。
奧麥星球成立于2020年,倡導0添加、0糖、好喝的植物輕飲,倡導健康、無負擔、自然純粹的生活狀態,主打植物奶分類下的燕麥奶。
▲奧麥星球燕麥奶
燕麥奶的口味和質地更接近牛奶,擁有的健康光環和可持續性讓消費者著迷,可以像牛奶一樣起泡和混合,成功切入到咖啡消費場景中,替代其它乳制品作為咖啡類產品的基底,當然燕麥咖啡本身也是一款很有市場吸引的單品品類。
燕麥奶進入美國市場只有短短4年,就已經超越豆奶成為榜單第二,銷售額飆升303.7%,達2.1335億美元,其中冷藏產品銷售額增長350.8%,達1.9236億美元,貨架穩定產品銷售額增長106.4%,達2099萬美元。
這無疑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和風口,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天貓平臺,植物蛋白飲料品類同比增長了800%。
天貓新品創新中心食品行業專家劉必躍表示:植物食品沒有膽固醇、沒有乳糖,吃起來負擔更小,被視為是更健康的選擇。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植物基產品的偏好更加明顯。
在眾多植物基產品中,植物奶是發展比較快速且耀眼的品類。
Research And Markets市場數據顯示,全球植物奶市場預計2024年將達215.2億美元,2020到2024年市場復合年增長率達10.18%。
首先,植物奶成為新的健康增長點植物奶這樣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更為環保,相比于傳統畜牧業,對地球資源的占用比小。
其次,植物奶能夠有效解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過敏人群難題。
近年來消費者對植物奶的推崇,源自對健康生活追求,以及對環境問題與動物福祉的責任感。
全球新一代消費人群健康和環保的意識在不斷強化,千禧一代、Z世代人群在選擇產品時更加注重健康屬性和環境可持續性,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也愿意為個性化產品買單。
消費人群和消費結構的背后升級,體現的是人們對高品質和健康化生活的追求,植物奶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奧麥星球正是看準了這一點。
02
資本為何青睞奧麥星球
這個僅成立一年的新品牌為何獲得資本青睞?
一:創新過硬的產品
第一款即飲產品原味燕麥露和切入咖啡調飲場景的咖啡星人燕麥奶投入市場就獲得不錯反響。
250ml的經典原味燕麥露可搶奪不限于牛奶、豆奶及其他即飲飲料的市場份額,解決乳糖不耐、致痘、素食環保主義的直接痛點,并能夠吸引新的消費人群。
而1L咖啡星人燕麥飲,可覆蓋咖啡DIY場景。
奧麥星球燕麥奶0蔗糖添加,其甜度是燕麥酶解的自然甜味,為了把甜度與中國人的口感相匹配,每次調整絲滑度和甜度時都要重新去調整酶解環節。
相較于豆奶、椰汁等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的品類,燕麥奶這種新貴反而更容易被打造成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的載體。
二:良好的供應鏈
除此之外奧麥星球團隊重視供應鏈和產品技術研發。
目前奧麥星球有價值近2億元專屬中性乳植物蛋白生產線,配備萬級GMP的燕麥飲品生產加工中心。
飲品通過自有的植物蛋白濃縮基料生產線、無菌PET冷罐線、無菌紙盒線進行一體化生產,并以進口澳洲燕麥為原料,獨立研發口味,通過雙酶解、乳化等技術形成研發壁壘。
中性乳植物蛋白生產線已與工廠簽訂獨家協議,自身價值2億。
三:優秀的創業者和團隊
奧麥星球的創始人奧麥創始人&CEO黃昊鳴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連續創業者,在創辦“惠租車”時,就獲得了資本投資。
他有著作為一個優秀創業者的投入、堅持、智慧和擔當,這也是在黃昊鳴的再次創業中,被資本看重的原因。
團隊方面,創始人&CEO黃昊鳴為原攜程專車業務負責人,曾創辦海外出行平臺惠租車。
品牌主理人及合伙人周涓(阿里花名素女)曾任EC SCRM公司艾客聯合創始人,并創辦素女電商EC MKT&MCN機構。
產品研發及生產合伙人 Richard 10+年食品飲料研發生產經驗,曾長期服務于星巴克、漢堡王、百盛、宜家等餐飲品牌。
運營和零售餐飲渠道合伙人 Joseph曾任可口可樂、百事、聯合利華運營渠道總監。
奧麥星球的核心團隊本身就有著互聯網基因,相比其他年輕創業團隊,奧麥星球團隊熟悉新品牌的營銷策略,懂得依靠算法和數字化來洞察消費者的需求。
03
植物奶未來趨勢
奧麥星球的融資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在植物奶賽道上,已經涌現了不少新選手,從伊利植選到OTALY谷物飲料。
未來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將呈現出什么趨勢?
第一:更加多元化。
目前植物蛋白飲品市場還是主要以豆奶、椰奶、核桃奶和花生奶為主,在不久的將來,薏米、糙米、藜麥等越來越多的植物原料將會參與進來,在這個市場中切分出更多賽道。
▲不同種類植物奶
同時品牌也將在不斷探索植物奶的新形勢,產品單一的光景已不復存在,植物奶未來不斷也需要提升貨品消費體驗,而增加不同新貨品的品牌將成為有力的市場競爭者。
第二:營養兼美味
植物奶相對牛奶本身就更加低脂和健康,因此也備受都市年輕女性的追捧,受消費人群影響,植物奶將會更加低脂健康,添加更多天然植物配方,更加功能性,比如添加膳食纖維,大麥葉等。
第三:向高端市場邁進
如同牛奶行業發展一樣,植物奶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產品也將更高端和定制化。
如主打更加新鮮低溫的鮮飲和新鮮日期為賣點的產品也將受到歡迎。
此類低溫或新鮮短保產品,無論是供應鏈還是生產技術環節都是入局門檻比較高的細分品類,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廣闊的藍海市場。
第四:跨界合作
奶制品本身就是一種基底食品,可由此延伸出更加豐富的產品。
植物奶業將代入更多的增值產品和消費場景,利用植物奶開發更多的產品,如植物奶咖啡、植物奶冰淇淋、植物奶蛋糕、植物奶布丁、植物奶奶茶,豐富的產品線將有助于賽道整體的增加。
十年前飲用植物奶的人群以乳糖不耐、素食主義者等邊緣群體為主,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健康、可持續性發展,更多人選擇植物奶,這也是奧麥星球一直堅信的底層邏輯。
而植物奶已經從素食主義消費者的選擇轉變為主流消費群體的選擇,小眾的產品開始日益走向大眾。
而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購買的不止是奧麥星球的燕麥奶也是其背后的健康生活方式。
04
資本對植物奶的態度
近期植物奶品牌融資不斷,資本為何青睞植物奶賽道?
1:賽道規模增速快
歐睿國際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植物奶市場規模達536.9億人民幣,預計2019-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2.7%。
投資了奧麥星球的德迅投資認為:隨著燕麥奶的國際化普及,中國年輕消費者也跟隨國際潮流,逐漸接受并消費這個新品類,德迅看好奧麥星球在供應鏈和產品上的差異化優勢,相信能夠在健康植物蛋白飲品中脫引而出。
2:行業前景廣闊
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中,植物蛋白飲料列于“第一類鼓勵類”,而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通知里,也明確提到:“強化營養主食、雙蛋白工程等重大項目實施力度……以優質動物、植物蛋白為主要營養基料,加大力度創新基礎研究與加工技術工藝,開展雙蛋白工程重點產品的轉化推廣。”
政策的支持鼓勵,是植物奶市場向好的驅動力之一。
隨著植物奶的國際化普及,中國年輕消費者也跟隨國際潮流,根據《經濟學人》分享的谷歌搜索數據顯示,近年來,在許多富裕國家,人們對植物性飲食的興趣激增。
3:解決用戶痛點的健康產品
另外一方面乳糖不耐癥也越來越普遍,一篇來自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的文章表明,世界上大約75%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癥。
而植物奶很好的解決了乳糖不耐受人群對營養飲品的需求,同時又滿足了素食主義者的期待,另外植物奶植物奶膳食纖維含量高,很好的保留谷物的營養。
4:起步階段,新品牌正當時
在中國的市場,植物奶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而在歐美發達國家,植物奶早就盛行多時嗎,這正是資本青睞的藍海增量市場。
在這個新起的賽道里,老牌品牌已經躍躍欲試,比如伊利推出的植選植物奶,農夫山泉推出的植物酸奶蒙牛,以及維維、黑牛等老品牌也紛紛入局。
植物奶在中國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地域性小品牌居多,消費者對此缺乏認知和了解,需要品牌科普和教育,頭部品牌也還未顯現。
正因如此資本更青睞扶持有活力的新品牌。
青山資本認為,現在是切入植物蛋白飲料的好時機,主要是因為兩點:
一:是從需求端來看,消費者對健康營養、膳食纖維的需求在增加,而植物基產品對健康有益,如燕麥含有β-葡聚糖,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等。
二:長期以來,植物蛋白飲品由于固定物沉淀、油脂上浮、蛋白凝結等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品類的發展,但最近酶制劑、發酵工藝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酶解工藝,可以滿足“0添加”需求。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即符合健康新需求,又代表新型生活方式的植物奶必然大火。
擁有優秀產品能力的植物奶新品牌也將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消費界(ID:xiaofeijie316),作者:可雅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