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60%中老年失眠,睡眠消費意愿強,睡眠監測/寢具床品/高科技助眠蘊含新商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羅立斌 來源|AgeClub(ID:AgeClub)
開篇: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對于人的健康、工作及生活狀態都至關重要。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人到了中老年之后就會經受睡眠障礙的困擾。
2011年世界睡眠日將主題確立為“關注中老年睡眠”,以喚起全社會對中老年群體睡眠健康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27%的人有睡眠問題,其中以中老年人占多數。65歲以上人群中,失眠癥的發病率為20%~50%,失眠癥會降低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評價、增加抑郁癥風險,引起認知功能減退。
睡眠問題的普遍存在孕育了龐大的睡眠消費市場,而中老年人毫無疑問是這個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2020年3月發布的線上睡眠消費報告顯示我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近60%受睡眠問題困擾;49%的50+中老年人認為“出現睡眠問題要及時改善”;在各個年齡段中46歲以上中老年用戶睡眠消費指數最高,睡眠消費意愿最強。
為了解決普遍存在的睡眠問題,近年來市面上睡眠健康相關的產品層出不窮,有數據顯示睡眠消費市場容量已超過10000億元。
AgeClub對這個市場的細分市場和重點產品進行了深度研究,本文將從睡眠監測、寢具床品和高科技助眠三方面對睡眠消費市場進行全景式的介紹,以期讓讀者對睡眠消費有更深的了解。
睡眠監測:智能設備普及睡眠監測 專業居家監測設備發展迅速
了解自身睡眠狀況是改善睡眠的第一步,也是睡眠消費市場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可穿戴式設備普及之前,睡眠監測一直屬于醫療的范疇。如果想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人們只能前往醫院或睡眠中心進行PSG多導睡眠監測。
PSG監測需要在身上安裝多種傳感器,包括腦電、心電、肌電、血壓、體溫等等,經過一個晚上的監測得出睡眠報告。臨床PSG由于時間太短、監測者存在心理壓力等原因,數據天然存在缺陷。
睡眠監測成可穿戴式設備標配功能 居家睡眠監測大量普及
PSG睡眠監測過程復雜并且價格昂貴,只有極少數人有機會進行這種睡眠測試。隨著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可穿戴式設備的出現帶來了轉機,居家睡眠監測成為可能。
智能手環/手表通過接觸皮膚的傳感器可以監測體動、心率、呼吸、體溫等數據,而且居家連續監測所產生的的大數據還可以彌補臨床PSG由于時間太短、患者心理壓力大所導致的檢測數據缺陷。
2020年3月最新泄露出的iOS 14 代碼暗示Apple Watch 將加入睡眠追蹤功能,用戶將可以在iPhone上設定睡眠目標。Apple Watch在未來可以識別配戴者入睡、醒來的狀態,并能區分REM(快速眼球運動睡眠)和非 REM 睡眠。
這意味著市面上所有主流可穿戴設備都將會支持睡眠監測,此前小米、華為等智能手環都已加入睡眠監測功能。
3月17日IDC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跟蹤報告, 2019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9924萬臺,同比增長37.1%。自2015年以來累計出貨量達到2.5億臺。也就是說,在中國已經有數量相當可觀的人群擁有可以進行睡眠監測的可穿戴設備。
AgeClub注意到睡眠監測已經成為市面上很多中老年健康手環的標配功能,并結合其原有的健康監測衍生出打鼾監測等創新功能。
以專注智能穿戴設備的DIDO為例,2020年其針對老人的醫療級血壓血氧智能手環Y2就添加了睡眠監測和打鼾監測功能。
該手環會對入睡者的血氧進行監測,并在低氧風險時震動,來提醒入睡者調整姿勢。
另外相比一般智能手環,結合了心率、血壓、血氧數據的睡眠監測參數更加豐富,老人通過睡眠報告會對自身睡眠有更詳細的了解。
非穿戴傳感技術發展迅速 無接觸睡眠監測成新趨勢
可穿戴設備讓居家睡眠監測成為可能,大大加快了睡眠監測的普及速度。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點是它需要入睡者整晚佩戴智能手環或手表,對部分人群尤其是不習慣智能設備的中老年人來說反而會帶來不適感。
非穿戴傳感器的出現讓無接觸睡眠監測成為可能,涌現出睡眠監測帶、生物雷達等一系列新產品。當然新技術的加入也讓成本增加,無接觸睡眠監測產品價格要比睡眠手環高上不少。
深圳一家專注睡眠健康的公司量子慧智科技最近推出了智能睡眠監測帶,以“遠程共享父母睡眠報告”為賣點針對年輕人進行孝心營銷。
這款號稱使用了軍工傳感器材料PVDF的MiniSleep小眠售價799元,產品說明顯示將監測帶放在床單或枕頭下即可,無需接觸人體就可精準感知生理信號。
通過監測心跳、呼吸、體動和深淺睡等諸多數據后,監測帶會通過手機APP生成睡眠報告遠程分享給子女。
AgeClub注意到量子慧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新公司,致力于人體生命體征監測和大健康物聯網領域。成立至今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外觀專利、使用新型專利合計超過50項,并獲得了深圳市華騰天使投資的融資。
在2017年該公司獲得深圳市科創委40萬定向研發資助,并在2018年通過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評審。
公司官網顯示下一款新產品將是能進行睡眠監測的智能床墊,量子慧智認為睡眠監測與床品的結合會是智能家居和智慧養老的下一個熱點。
寢具床品:從睡眠監測到改善睡眠 智能化與舒適度成為兩大發展方向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睡眠消費報告訪談數據顯示,消費層面傾向最高的是“提升臥具床品的舒適度”。45%的受訪者有意愿購買更舒適的床品來改善睡眠,54.8%的受訪者認為“選用舒適的臥具床品能有效的改善睡眠”。
在各種寢具床品中,床墊與人體接觸面積最大,對睡眠影響也最大,床墊也成為睡眠消費的最大細分市場;除此之外被子、枕頭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材料升級提升舒適感成為趨勢。
重點公司夢百合:舒適度和智能化兩手抓的0壓床墊龍頭
提到床墊的舒適度,材質是最大的影響因素,近年來記憶棉成為床墊材質升級的熱點。作為A股少有的床墊上市公司,夢百合在0壓棉技術方面深耕多年,擁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記憶棉相較于普通海綿最大的特性就是變形緩慢,人躺下去能感受到慢慢下沉的體驗,最終床墊會形成一個適合身形的凹陷。
夢百合從2003年開始研究的0壓棉是一種性能更優異的非溫感記憶棉,在溫度變化時依然可以維持正常的軟度。2012年起夢百合在多國獲得非溫感0壓棉專利認證,在國內率先提出0壓睡眠的概念。
夢百合的0壓床墊所含的0壓棉能吸收并分散人體壓力,對人體實現從頭到腳的貼合。腰不落空肩臀釋壓,使人始終處在最舒服的狀態。
有試驗報告顯示使用0壓床墊能延長深度睡眠23.3%,減少睡眠障礙人群的入睡時間53%。
夢百合最新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3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65%;其中記憶棉床墊營收20.9億元,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同比增長23.4%。
除此之外,和量子慧智一樣夢百合也非常看好睡眠監測與床品結合的巨大市場。研發了帶有睡眠監測功能的智能0壓厚墊M2,但這款智能床墊暫時還未上市。目前只能在官網看到產品介紹,官方旗艦店并未上架。
根據官網介紹,這款智能床墊通過高敏感傳感器監測使用者睡眠的多個指標,并生成專屬睡眠報告。夢百合還與春雨醫生達成合作,春雨醫生軟件會對睡眠報告進行分析,給出定制化的睡眠建議。
為了方便老人起夜,這款床墊還特別設計了一觸即亮的智能小夜燈。
公開數據顯示,春雨醫生是我國最早進入“互聯網+醫療”的企業之一,至今已為超過2億人次的用戶提供了醫療健康解決方案。2017年夢百合向春雨醫生投資5940萬元,持股比例2.2%。此后不斷追加增資,至今已持有北京春雨天下軟件6.96%的股權。
夢百合與春雨醫生的合作是“智能家居+互聯網醫療”的一個創新,中老年人尤其是老人往往有著強烈的健康管理需求,帶有健康醫療屬性的智能家居毫無疑問有著巨大的市場。
目前市面上健康管理領域很多公司已經開發智能床墊產品,比如全球新能源500強友達光電旗下子公司友達頤康就有推出安全守護智慧床墊。但主要針對的是養老和醫護市場,暫時還沒有針對普通用戶的消費級產品。
我們認為這部分市場值得更多關注,在京東眾籌上有多個智能床墊眾籌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一款智能床墊眾籌的支持人數達到5905人,眾籌資金高達205萬。
重點產品智能控溫被:將空調裝進被子 國內品牌質量不佳
京東的睡眠消費數據顯示,被子銷量TOP商品中除了傳統材質外,控溫被這種高端功能型被子銷量增長非常明顯。
智能控溫被能夠控溫的秘密在于其采用的PCM相變材料,這種材料會根據外部溫度實現固態液態互相轉化,從而達到過熱吸熱,過冷放熱的效果。
加入相變材料的控溫被基本相當于一個“小空調”,調節溫度范圍的大小跟被子所含相變材料的成分比例有密切關系。
在淘寶和京東搜索“控溫被”,銷量最高的都是來自英國的品牌Downland,售價在800-1600元。這家英國老牌床上用品公司在2015年11月才以“瑭1946”的中文名進入中國市場;有部分小眾國產家紡品牌推出了同款但銷量不佳。
在京東Downland智能控溫被的累計評價達到600+,好評率為99%;而國產品牌大樸控溫被的評論中不乏類似“南方十幾度,越睡越冷”、“南方15度左右都不暖和”的評論。
可能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慮,國產控溫被中的相變纖維比例不高,在氣溫過高或過低時會導致調節溫度效果不明顯;同時國外品牌將相變纖維運用到服飾中已有相當長時間,調溫性能方面會更有優勢。
助眠產品:兩級分化趨勢明顯 適老高端產品走俏
AgeClub分析了4000多條助眠產品電商銷售數據,發現目前助眠消費市場有以下特點:在助眠消費選擇上,兩級分化的趨勢很明顯。
300以下價位的產品最受歡迎,銷售額占比達到50%,有助眠功能的小商品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盡管售價在千元以上,運用前沿科技而且進行了適老化設計的高端睡眠儀同樣銷量不俗,“不介意價格高一點”的用戶不在少數;
助眠產品淘寶月銷售額達到2323萬,前五品牌市場份額26%,市場集中度不高。
助眠小商品:失眠貼/睡眠儀 中西醫理論各顯神通
在最受歡迎的300元以下價位小商品中,AgeClub統計發現銷量最高的是失眠貼和睡眠儀。它們分別采用中醫穴位按摩和低頻脈沖改善睡眠,中醫穴位和西醫腦科學為助眠產品提供了理論支持。
1、失眠貼 代表產品:妙丹堂失眠貼 淘寶月銷量20000+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失眠是由陰陽失調導致,失眠在《黃帝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原因是氣血陰陽失和。
中醫認為安眠穴具有寧神鎮靜,平肝熄風的功效,是緩解和調理失眠癥狀時經常會用到的穴位。
失眠貼準確來說應該是穴位壓力刺激貼,貼在人體穴位會對穴位進行外力刺激,通過按摩安眠穴、大椎穴等穴位來緩解失眠癥狀。
以淘寶銷量最高的妙丹堂失眠貼為例,每盒12貼售價39.9元,月銷售額達到101萬,在整個助眠產品中占比高達4.3%。
失眠貼由施加外力的球狀體(煉蜜和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承載體(醫用橡膠制成)和醫用膠布組成。主要貼于安眠穴、大椎穴、神闕穴和涌泉穴,將施加壓力的球狀體對準穴位敏感點貼下,一般20小時后取下,每日一次。
通過查閱資料AgeClub發現妙丹堂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保健品公司,主營保健品、食品和化妝品。近年妙丹堂將產品線擴展到穴位敷貼類,并取得不錯效果,淘寶上妙丹堂品牌銷量最高的正是失眠貼。
除了失眠貼,妙丹堂還有關節痛風貼、艾葉膝蓋帖、艾草頸椎貼等一系列敷貼產品,普遍售價都在30-60元。
有調查數據顯示78%的中老年人對中醫保健持相信態度,同時在很多慢性病的治療上,中醫比西醫更有優勢。
AgeClub認為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穴位敷貼產品已經越來越受中老年群體歡迎,失眠貼的熱銷是一個縮影。
2.脈沖睡眠儀 代表產品:茗振睡眠儀 售價198元
在神經科學家眼中,大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電器官”。每個人的大腦都是由一萬億的神經元組成,當大腦要把信號傳達給身體其它部位,這種傳導就是通過生物電的方式來傳導的。
早在1949年蘇聯科學家就已經探索將低強度電刺激應用于焦慮和睡眠障礙的治療,希望能通過電流刺激大腦主管心理和情緒活動的部分。
經過神經科學家的不斷探索,目前人們已經發現特定頻率的電流會作用于大腦的特定神經元。比如100Hz左右的低頻脈沖電流對感覺神經作用明顯,可以產生鎮痛和中樞神經的鎮靜作用。
脈沖睡眠儀的作用原理就是使用低頻電流刺激大腦,影響相關神經遞質的分泌,讓人感到愉悅放松從而改善失眠。目前市面上的脈沖睡眠儀原理基本類似,區別在于通電裝置接觸人體部位和電流強度控制。
在AgeClub本次抓取的數據中,300元以下檔位茗振睡眠儀淘寶月銷量達到1786。這款頭戴式睡眠儀通過與額頭接觸的電極片來輸入電流,功能較為簡單,電流強度也沒有檔位可以調節。
在茗振睡眠儀的淘寶評論中不乏買了送給爸媽使用的反饋,作為價格親民的入門級脈沖睡眠儀,現階段大多是子女送給父母嘗鮮。
高端睡眠儀:人性化適老設計受到高收入群體青睞
前面我們提到價格較高的高端睡眠儀也有不錯的銷量,他們的消費者是注重體驗和效果的“土豪”用戶。
在淘寶銷售數據中銷售額最高的是售價高達1299元的Gsleep/即眠睡眠儀,月銷量718,月銷售額接近百萬。
AgeClub對1299元的即眠睡眠儀和198元的茗振睡眠儀進行了詳細對比,總結出高端睡眠儀的高端之處主要體現在技術升級和人性化的適老化設計。
高端睡眠儀的技術升級體現在對微電流的控制,雙向非對稱變頻脈沖能更快調節神經遞質,讓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恒流電路與人體大腦電波頻率相似,進一步緩解使用時的不適感;
阻抗監測功能還會保證電流不會由于人體阻抗的個體差異變化,使電流更加穩定;
同時即眠睡眠儀還提供了3種診療模式、12檔強度供用戶選擇,用戶可根據自身失眠嚴重情況選擇合適檔位。
在技術層面之外,即眠睡眠儀最大的亮點在于針對老年消費群體的適老化設計。
在操作方面,即眠睡眠儀用架子夾住耳朵即可使用,而頭戴式睡眠儀需要調整位置保證電極片與額頭完全接觸。
在屏顯方面,即眠睡眠儀采用了大屏幕柔光液晶屏,大屏幕大字體顯示。即使是視力不佳的老人,也能清楚看到計時時間、工作狀態及電流強度等信息。
在交互方面,使用即眠睡眠儀只需要三步。第一步點擊開關鍵,第二步調整檔位,第三部再次點擊開關。整個睡眠儀只有開關鍵和檔位鍵兩種按鍵,使用邏輯簡單,最大程度杜絕老人誤操作的可能。
適老化設計讓高端睡眠儀受到高收入老人的青睞,事實上中老年群體本身就是可以按照消費能力進一步細分的龐大市場。不管是追求性價比的入門級產品,還是注重體驗的高端產品,都能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找到機會。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AgeClub(ID:AgeClub),作者:羅立斌,AgeClub新老年商業研究院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