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5年可控核聚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安泰科技(000969.SZ),中國廣核(003816.SZ),永鼎股份(600105.SH),西部超導(688122.SH),上海電氣(601727.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可控核聚變全產業鏈;區域熱力圖;代表性企業產業鏈布局
1、可控核聚變產業鏈全景梳理:技術含量高,下游尚未商業化
可控核聚變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各類原材料,包括超導磁體材料、金屬鎢、鉭等稀有金屬、特種鋼材、氘和氚等燃料等。中游主要為各類設備以及反應堆工程建設,以最常見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為例,相關設備包括磁體系統、真空系統(包括偏濾器、第一壁)、加熱與電流驅動系統等核聚變主機設備以及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汽輪機、各類泵閥等其他設備。下游主要為核電站運營,用于科研及發電。
可控核聚變產業鏈上游企業,提供超導磁體材料的企業有久立新材、上海超導、聯創超導等企業;包層材料的企業有章源鎢業、楚江新材;可制備氘的企業有上海眾巍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等,東方鉭業生產的高純鈮材是核聚變的重要靶材;白銀有色的金屬加工材料可用于核聚變超導電纜。
中游設備制造領域,西部超導制備的Nb3Sn超導線被行業廣泛采納;安泰科技制備的低雜波天線鎢串式限制器等已用于東方超環(EAST)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中;東方精工生產的真空泵為核聚變裝置的真空環境提供保障;國光電氣射頻器件廠商,為核聚變裝置提供微波加熱系統,滿足核聚變反應的加熱需求;此外,上海電氣布局核聚變領域的高溫超導電機,為核聚變能源利用提供新的動力方案。工程建設上,中國核工業集團是國內可控核聚變工程建設的主要主體,其核聚變裝置——“中國環流三號”不斷取得重大科研進展。
下游應用領域,由于可控核聚變尚處于關鍵技術攻關階段,尚未完成發電商業化,目前主要用于試驗科研,國內目前在建的核聚變裝置有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等。通過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和實驗驗證,為未來清潔能源的供應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進一步完善可控核聚變的產業鏈布局,加快聚變能實際應用的進程。
2、中國可控核聚變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以合肥、上海、成都等地為核心布局
通過企查貓,通過檢索“可控核聚變”、登記狀態為“存續/在業”的機構,截至2025年3月25日,中國相關企業及研究院所共計170家,從我國可控核聚變產業鏈企業區域省份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其可控核聚變相關機構數量達24家;其次是廣東省,可控核聚變相關機構數量19家;北京市以17家位列第三,上海、四川和江蘇分別有13、13和12家。整體分布上看,主要在科研資源豐富的地區,以后相關配套產業完備的區域。
從代表性上市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根據同花順中檢索“可控核聚變”概念指數(886065.TI),我國可控核聚變相關上市公司共47家,分布在15個省份,其中江蘇省上市企業數量最多,達8家,永鼎股份是典型代表企業;其次是四川和陜西,各有7家和6家上市企業。
從上市企業區域分布上看,大體形成了以合肥、上海為核心的江浙滬徽產業圈,以及以成都、西安為核心的可控核聚變裝備產業圈,這也與落座合肥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和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設施(CRAFT)園區、落座四川的中國環流器二號(HL-2A)和中國環流器三號(HL-2M)密切相關。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核技術應用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核技術應用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核技術應用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核技術應用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