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市場發展分析 大力支持平臺發展完善【組圖】
本文核心數據:各類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數;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骨干節點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功能
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信息查詢和檢索服務,還通過其交易和對接功能,促進了知識產權的轉化和應用,為創新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識產權服務。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模式對比
當前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有政府主導型服務模式、市場化運營服務模式、社會共建型服務模式三類,各種服務模式都有其優勢和不足,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優化。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模式也將不斷創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的需求。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模式各有側重,共同構成了我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政策解讀
根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相關政策規劃,到2025年,完成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并初步構建起互聯互通的全國一體化知識產權數字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升級,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以及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建設一批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支持各級各類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免費或低成本開放共享有關服務產品。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已建成101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為創新主體提供精準化、高質量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建設103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為高校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提供全流程服務。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不斷提高,基礎數據開放力度、信息利用意識和能力持續提升,向全社會開放專利基礎數據59種、專題數據庫達18個。
注:統計時間截止至2024年4月10日
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狀
各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加速建設,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務服務平臺數據統計,截止至2024年3月各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以安徽省、北京市、海南省及內蒙古的平臺數領先,均為2個,其余省以1個為主。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狀及經驗借鑒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