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智能健身市場機遇分析 智能健身穿戴設備是企業營收新增長點【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陵體育(300651);康力源(301287);英派斯(002899);舒華體育(605299);三柏碩(001300)等
本文核心數據:健身房數量;智能穿戴設備銷量;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占比
1、線下健身房門店數量增長乏力
2020年我國疫情控制初步受到成效后,在2021年中國廣義健身場館數量有了較大的提升。根據歷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2021年我國廣義健身場館數量達到14.9萬家,隨后在2022至2023年,由于經營不利,在同質化競爭、重銷售輕運營、收入模式單一等多重壓力之下,數萬家健身場館接連倒閉,至2023年底我國廣義健身場館數量為11.7萬家。
2、線上智能健身企業增長迅速
在線下健身行業發展遭遇瓶頸時,眾多線上服務優勢企業抓住機遇侵吞了一部分健身市場。近年來,以keep為首的專業線上健身平臺和以華為、小米為首的依托自身產品生態圈打造的運動健康類衍生產品增長迅速,keep成立105天后,收獲100萬用戶,上線不到3年,Keep宣布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截止2022年末keep注冊用戶已超3億。這些代表性企業依托自身產業鏈優勢,通過線上+線下模式,既提供健身運動器材,又提供相應的訓練指導,極大滿足了客戶的運動需求。
傳統健身訓練器材制造企業在線上服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以英派斯、舒華為主的訓練器材制造企業并未投入足夠的資源以搭建相應的線上平臺,以致企業雖本身在器材制造上具有優勢,卻沒有占據更多的線上市場,因此未來企業可以考慮從該角度切入以獲取更多客戶。
3、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巨大,可用作運動健身器材輔助
當前智能可穿戴設備主要產品有智能手環、智能手表與智能眼鏡,三者均可在不同角度對穿戴者的心率、卡路里消耗等關鍵運動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并為穿戴者提供專項化的運動建議及課程等服務,可作為運動健身器材的輔助。
據IDC以及Research nester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現有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仍存在巨大增長空間。2023年,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行業規模為649億美元,在預測期(2024-2036年)將以19.7%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在2036年達到5287億美元。國內方面,2020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1.1億件,在2021年猛增至1.4億件后有所回落,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增速為全球的4倍,預計2024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可達1.29億件。
在國內企業競爭格局方面,根據IDC以及Research nester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華為和小米企業占據絕對的市場優勢,兩家企業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比分布為38%和22%,隨后排名第三至第五的企業分別是XTC、蘋果以及榮耀,五家企業加總共占據77%的市場規模。
4、健身訓練器材企業機遇總結與發展方向
線上健身領域的發展為傳統訓練健身器材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在線下健身場館擴張不利的背景下,未來通過線上配套服務,家庭健身房以及智能化健身房將面臨更多機遇。
根據烯牛數據,2020至2023年中國健身訓練器材行業投融資事件中,智能健身設備所占比例逐年遞增,至2023年80%的投資健身器材產品涉及智能化,因此健身訓練器材企業應當緊跟行業的潮流,加緊健身器材產品智能化以及專項化發展,以滿足消費者更專業、數字化、細致化的健身尋求。同時建立健身器材的互聯網產品配套服務,持續提升自身品牌力,以更好地把握現有的發展機遇。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