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興通訊(000063);飛利信(300287);佳訊飛鴻(300213);四創電子(600990);榕基軟件(002474);烽火電子(00056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出貨量;中國應急通信行業代表性企業注冊資本
行業概況
1、應急通信定義及分類
應急通信是指出現自然或人為的突發性緊急情況時,如洪水、地震或戰爭及恐怖襲擊時,在原有公眾通信設施可能出現癱瘓或擁塞的情況下,為應對緊急情況而綜合利用各種通信資源和設備組織建立的一種特殊的通信機制。
使用應急通信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盡快向政府相關部門通報情況,以便于由相關部門評估損失,組織救助,同時也為參與救助的各種人員間的協調工作提供通信支持。
應急通信的作用,通過在國家應急響應中體現出來的,國家應急響應體系以應急通信為基礎,為國家各層次的的政府部門提供對緊急事件的應急響應和信息傳遞途徑。
從總體技術層面劃分,應急通信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主要方式。
2、產業鏈剖析
應急通信行業屬于通信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該行業的上游主要為電子元器件、塑膠與五金結構件、通信零部件制造,為應急通信行業提供零部件支持。中游的應急通信裝備主要有衛星站、移動基站、微波站、手持終端等裝備。下游主要是各類應用場景包括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公共衛生事件等,所涉及的使用部門主要是政府及應急部門。
目前我國應急通信主要廠商包括有中興通訊、飛利信、佳訊飛鴻、四創電子、榕基軟件等。產業鏈上游中,電子元器件等硬件供應商包括兆易創新、火炬電子、順絡電子、深天馬等;塑膠與五金結構件有國風塑業、中國鋁業、偉星股份等;通信零部件制造廠商有英飛凌、海康威視、新中合等。
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應急通信的發展大致可以分成5個階段,第一是1998年的抗洪和信息產業部的改革:第二是2004年的抗擊非典,國務院主要以制定應急預案為標準:第三是2008年的抗震搶險。第四階段是2008年后,應急通信在我國各個領域的應用。第五階段是2018年應急管理部成立后。
行業政策背景:應急通信逐步往實現應急通信衛星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綜合應用方向發展
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給國民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帶來很大損失。作為保障最基本民生的應急通信產業,在近年來越發受到政府重視。國家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建成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完善全國統一報災系統,加強監測預警、應急通信、緊急運輸等保障能力建設,災害事故綜合應急能力大幅提高,成功應對了多次重特大事故災害,經受住了一系列嚴峻考驗。在“十四五”時期對各個應急管理部門提出了更細致的應急通信工作指導。
從全國各省市的應急通信行業發展布局來看,各大省份主要是圍繞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方面加強應急通信的滲透,其中甘肅省對于消防救援隊提出通信裝備配備率要達到100%,江蘇省也對縣級以上的應急機構提出應急通信終端配備率達100%。黑龍江、廣東省、湖南等省政府著重建設完善應急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
行業發展現狀:
應急產業在我國是新興產業,是指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應急產業基本涵蓋消防產業、安防產業、安全產業、防災減災產業、信息安全產業、公共安全產業、緊急救援產業、應急通信等等,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險等十多個領域。疫情過后,“十四五”規劃對于應急產業予以高度重視,各省市紛紛出臺了各種應急產業支持政策規劃,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根據工信部公布數據,2017-2022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保持平穩增長。據工信部數據預測,到2026年,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3%。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為2.54萬億元。
全球范圍內應急產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都是重大災難的發生,因此分析應急市場需求情況時,應急產業在下游各種災難領域的市場需求情況以及中國應急管理部門每年的預算支出金額,二者結合可以較好的反映出應急產業的需求情況。
結合IDC對智慧應急整體市場的分析,當前應急通信領域約占應急產業中的35%,由此初步測算得出2023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89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中國應急通信企業競爭格局:華為企業的企業規模最大
應急通信設備主要是指應急中心設備、應急現場設備和應急搶險電話設備等,其中應急中心通信設備以中心主設備、應急指揮臺、應急值班臺、各種服務器、音視頻終端、顯示設備、網管以及路由器等網絡接入設備為主;應急現場設備包含現場通信平臺、移動通信終端、圖像采集設備、海事衛星終端設備等;應急搶險電話設備包含電話機、區間復用設備、匯接設備、區間適配設備、區間引入線纜等搶險設備器材。
從設備商來看,我國應急通信產業主要設備提供商包括華為、中興、中交通信、海能達、海格恒通、東方通信、康維通信、四創電子、華力創通等,并形成以華為、中興為主,中交通信、海格恒通、東方通信、四創電子、佳訊飛鴻等企業并存的格局。
我國重要的應急通信企業中,有5G為主的中興通訊和東方通信等企業,可以很好地為應急通信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支持,華為等設備商可以很好地為通訊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和硬件支持,而海能達等企業在應急指揮通信平臺上為整體指揮系統搭建了載體,多種部門的通力合作為我國應急通信行業奠定了基礎。
2、中國應急通信區域競爭格局:應急通信行業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應急通信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廣東省應急通信代表企業有中興通訊、海能達等,山東省和山西省應急通信企業數量布局較多,其中陜西省的代表性企業有烽火電子、銀河景天電子等,山東省的應急通信代表性企業有新科凱邦、英特力子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應急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中國應急通信產業將進一步融合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更智能、高效的應急通信系統。這將包括更快速、更可靠的數據傳輸,智能化的應急響應機制,以及多元化的通信方式,如衛星通信和無人機應用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產業合作的深化將推動產業發展,以應對災害應急、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挑戰,確保社會各界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取和傳遞信息,提高應急響應的效率和能力。結合中國應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情況來看,預計 2029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6萬億,2024-2029年的CAGR約為11.1%。
2、行業發展趨勢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應急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應急通信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應急通信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應急通信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