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基礎設備發展狀況 應急通信行業基礎設備發展整體良好【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興通訊(000063);飛利信(300287);佳訊飛鴻(300213);四創電子(600990);榕基軟件(002474);烽火電子(00056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光纜產量;中國移動基站設備數量;全球衛星在軌情況及中美在軌衛星情況
應急通信基礎設備概覽
應急通信行業的建設及發展離不開一些基礎通信設備及其技術的發展,其中包含光通信、專業無線通信設備、移動通信基站、衛星產業等。
光通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光通信技術是一種以光波為傳輸媒質的通信方式,行業的技術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領域。
光纜產品是光通信技術應用的產品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年,國內光纜產量累計值達到3.23億芯千米,光纜產量累計同比下降6.7%。2023年,數字經濟提檔加速,400G骨干網啟航,G.654E光纖需求開始兌現,將迎來規模部署周期。同時,千兆光網加速普及,FTTR勢頭正盛,給光纖光纜廠商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專業無線通信設備發展現狀分析
專業無線通信設備是專門為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及事故而應用的無線通信設備,無線通信是指與有線通信相對應的,不需要通過物理上的連接線,而通過電磁波的信號可以在空間之中自由傳播的性質進行信息交換和傳播的一種通信方式。其中無線通信設備主要無線電臺、無線電視、無線局域網、手機類移動電話以及手機GPRS上網等類別形式。專業無線通信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在無線通信模塊市場,目前集中度不算高,第一梯隊公司占據了全球約30%的市場份額。隨著下游應用的崛起以及市場總規模的擴大,一批專注于個別垂直應用領域的優質模塊供應商開始浮現。總體來看,形成國際與國內第一梯隊引領,國內第二梯隊逐步壯大的競爭態勢。在我國此行業的競爭公司有芯訊通、移遠通信、中興物聯、廣和通、有方科技、騏俊股份和龍尚科技等。
移動通信基站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移動通信的發展主要經過三個歷史階段,在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初期的第一代模擬通信發展到第二代GSM數字通信,從窄帶向寬帶發展,網絡從小規模、小范圍覆蓋發展到今天的大規模、覆蓋全國所有地方及絕大部分縣市。我國移動通信完成了從無到有并成為世界第一手機用戶大國的發展歷程,2020年,在物聯網經濟發展以及5G技術不斷進步的促進下,中國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四大運營商和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加速在5G領域的布局。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162萬個,同比增長7.29%,比2022年末凈增79萬個。
當前我國5G發展呈現加速態勢,基站建設進度超過預期,工信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2月,中國5G基站總數350.9萬個,比上年末凈增13.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9.8%,占比較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5G基站分別達到157.7萬、78.6萬、93.4萬、21.3萬個,占本地區移動電話基站總數的比重分別為30.9%、30.7%、27.8%、28%,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5G基站的建設腳步較快。
注:4G基站數自2022年起暫停公布。
衛星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人造衛星指在空間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行的無人航天器,主要分為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其中,應用衛星直接為國民經濟和軍事活動提供服務,是發射數量和種類最多、應用范圍最廣的衛星。
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初,即開始研制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統和人造地球衛星,它標志著中國涉足于衛星通信領域,為通信網增加新的通信手段;及至70年代中期,中國已有大型地球站為國內、國際通信服務。衛星專用網在我國發展也很快,目前銀行、民航、石化、水電、煤炭、氣象、海關、鐵路、交通、航天、新華社、計委、地震局、證券等均建有專用衛星通信網,大多采用VSAT系統,全國已有幾千個地球站。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統籌建設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刻不容緩。加快統籌建設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提升我國航天產業競爭新優勢的要求日益緊迫。
USC Satellite Databas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日,全球共有6718顆在軌運營衛星。1)按照國別統計:美國4529顆(約占全球67%),中國590顆(約占全球9%)。2)按照衛星用途統計:通信衛星4823顆(占72%)、導航衛星155顆(占2%)、遙感衛星1192顆(占18%)。3)按照軌道類型統計:LEO/MEO/GEO軌道衛星分別有5938/141/580顆。
注:該表格數據截至2023年1月。
中國應急通信行業基礎設備發展狀況總結
總體來看,應急通信行業基礎設備發展整體良好,這些基礎設備的發展為應急通信行業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持。其中光通信技術為應急場景提供高速傳輸和大容量傳輸基礎,國內光纜的產量體量較大;專業無線通信在惡劣的天氣環境及復雜的地形環境提供可靠、穩定的通信;移動通信基站則為可以通過車載、船載、飛機載等移動式基站設備在災區或緊急情況下進行臨時部署,中國移動通信基站的發展穩步增長;衛星技術的全球覆蓋能力能夠覆蓋偏遠地區、海洋、高山等通信困難地區,確保通信的連通性,但目前而言中國衛星產業的發展與美國有較大差距。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應急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應急通信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應急通信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應急通信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