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生成式AI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區域競爭格局、企業競爭格局)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百度(BIDU.O);科大訊飛(002230);騰訊(0700.HK);阿里巴巴(BABA.N);商湯科技(0020.HK);拓爾思(300229);出門問問(2438.HK)等。
本文核心數據:生成式AI行業企業競爭派系;生成式AI行業競爭者入場進程
1、中國生成式AI行業競爭派系
當前,我國的AIGC行業可劃分為基礎設施層、模型層及應用層三個層級結構。AIGC行業的頭部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科大訊飛、騰訊等;未上市的AIGC產業領先公司有抖音集團、華為、小冰、啟元世界、創新奇智、影譜科技、拓爾思、云舶科技、聯匯科技、一覽科技、視拓云、智源研究院、出門問問、無界AI等。
2、中國生成式AI行業競爭者入場進程
從代表性企業成立時間來看,華為公司入場較早,于1987年之前成立;大多數企業在2000年前后間成立,騰訊、百度、科大訊飛、萬興科技等企業均成立于這一時期。從注冊資本情況來看,阿里巴巴和華為企業的注冊資本較高,其注冊資本超過400億元。成立更早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在當前市場上更具有規模優勢,能夠為生成式AI業務布局提供資金支持。
注:橫軸代表企業成立年份;縱軸代表企業注冊資本。
3、中國生成式AI行業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企業綜合競爭力
根據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企業綜合競爭力10強排名情況來看,騰訊、科大訊飛、阿里巴巴分別排名在前三位,反映這三家企業的大模型產品在中國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其余上榜的企業大多數是互聯網科技產業巨頭企業。
4、中國生成式AI行業產品布局
當前主流的生成式AI產品及大模型有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騰訊的混元大模型、盤古大模型、華為的盤古大模型等,各家頭部科技企業研發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及生成式AI產品,以達到或超越OpenAI推出的GPT-4生成式AI產品。
5、深度合成服務備案排名:網易算法備案數量排名第一
深度合成服務備案情況與生成式AI有著極為相似的技術特性。根據網信辦公布的深度合成服務備案情況來看,在這些算法中,既有來自互聯網大廠的,也包括垂直領域的領軍企業,還有一眾的創業公司。從服務技術支持者情況來看,算法備案數量的前十名基本都來自大廠,包括網易、騰訊、阿里巴巴(達摩院)、商湯科技等在后面的榜單中,也有科大訊飛、京東科技、出門問問、360、獵戶星空等知名互聯網公司。
6、中國生成式AI行業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生成式AI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其中北京市的代表性企業有百川智能、出門問問、百度等,上海市的代表企業有喔哇宇宙、英矽智能、設序科技等,廣東省代表性企業有妙語生畫、翻江倒海、若愚科技。此外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蘇省等也同樣布局較多生成式AI業務相關企業。
7、中國生成式AI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波特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中國生成式AI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前景廣闊,企業競爭激烈。生成式AI行業上游主要為基礎設施層,包含硬件層及軟件層,其中硬件層主要包括AI芯片和存儲芯片的設計及制造,軟件層主要有數據層、算力層、計算平臺、模型開發訓練平臺和其他配套設施,技術附加值較高,市場集中度較強,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生成式AI行業下游為應用層,消費者涉及各行各業,且滲透率不斷提高,需求范圍廣、應用程度不斷加深,整體來看消費者議價能力較弱;生成式AI行業進入壁壘較高,現有企業對關鍵資源的控制程度較高,但行業增長較為迅速,吸引力較大,整體新進入者威脅較高;生成式AI行業替代品威脅主要體現為行業內部產品及服務的替代和競爭,以及不同技術、新舊技術之間的更新迭代,整體來看中國生成式AI行業有一定的替代品威脅;我國生成式AI行業由于技術迭代快、市場需求大、細分賽道多,參與者數量較多,且互聯網等頭部企業掌握主要關鍵資源,整體來看行業現有企業競爭較為激烈。
綜合行業五方面力量對比,可以看整體的競爭強度較大,行業處于結構調整期。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生成式AI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AIGC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AIGC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AIGC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AIGC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