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衛寧健康(300253);東華軟件(002065);萬達信息(300168)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信息化行業競爭梯隊;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醫療信息化行業區域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定義及分類
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醫療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設中比較復雜的一個行業。整個醫療信息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醫療信息化主要是指醫療服務環節的信息化,而廣義的醫療信息化還包括醫療支付環節的信息化、醫藥流通環節的信息化以及其他醫療或醫藥相關環節的信息化。
——產業鏈剖析
醫療信息化行業的上游主要由電子設備供應商組成,其成本占醫療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總成本的比例較高。醫療信息化行業的上游行業的技術更新換代較快,產品性價比不斷提高,軟硬件設備市場競爭激烈。
醫療信息化行業中游參與者是醫療信息化服務提供商,行業下游主要由居民個人以及醫療服務機構構成,其中醫療服務機構主要由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部、療養院、婦幼保健院、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科研機構、各級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機構等構成,覆蓋范圍較廣,涵蓋大型醫院、中小型醫院及各區域衛生中心。
醫療信息化行業上游主要有海康威視、華為、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神州數碼、佳杰科技等硬件設備供應商;中游醫療信息化運營領域主要有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東軟集團、東華軟件、萬達信息、思創醫惠、和仁科技等;下游主要有美年健康、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民營企業以及各類醫院、療養院等醫療衛生機構。
行業發展歷程:醫療機構正加快信息化建設
2009年起醫療信息化作為醫療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之一,成為了醫療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頻出的利好政策推動行業加速發展。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全國各大醫院進行信息化建設。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信息化在醫療行業各環節的重要性凸顯,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互聯網+醫療健康”、遠程醫療等信息技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業政策背景:大力支持醫療信息化發展
自2003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醫院管理系統、電子病歷、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等內容:
行業發展現狀
——國內醫療消費需求持續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2023年,中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整體呈現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2460元,名義同比增長16.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9.2%。
根據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2023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從2018年的100萬個醫療衛生機構上升至127.1萬個。其中,全國醫院數量從2018年的3.3萬個上升至2023年的3.9萬個,增長近60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8年3.5萬個增長至2023年3.7萬個,增長幅度約2000個。
——新冠疫情致使醫療信息化投資快速增長
信息化技術在新型冠肺炎診治和疫情防控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由此催生了更多的投資需求。根據IDC資料,2020年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公共衛生事件帶動的醫療領域IT投資在2020年將達到38.9億元人民幣,在2021年和2022年的因疫情防控所帶動的醫療IT投資將會達到69.4億元人民幣和96.9億元人民幣,三年總計大約投資200億元人民幣用于新冠肺炎救治和疫情防控相關的醫療信息化改造,投資帶來的醫療信息化建設項目將會持續兩到三年的時間。
——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
自2009年新醫改正式啟動以來,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醫療機構正在實現部門級應用向院級應用轉變、而衛生管理部門正在探索區域醫療衛生管理的信息化途徑,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等一系列標準規范的出臺進一步刺激了行業信息化應用投資的加速,眾多廠商積極成立面向醫療行業的專門部門提供相應解決方案,以期在行業整體增長中捕獲市場機會。
根據IDC數據,2011-2019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逐年遞增,且增速保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按照10%復合增速測算得到,202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集中在廣東地區
根據企查貓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選定行業,以“醫療信息化”為關鍵詞進行精準搜索,醫療信息化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是在安徽、陜西、山東、海南、江蘇等地區;其余地方,如青海、寧夏、新疆等省份雖然有企業分布,但是數量極少。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等地代表性企業較多,同時北京市、四川省、遼寧省、江蘇省也擁有醫療信息化代表性企業。總體來看,我國東部沿海省份和地區的醫療信息化代表性企業較多。
——企業競爭:三大競爭企業陣營
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活躍著為數眾多、規模不等的系統供應商。其中,硬件系統供應商相對集中,而軟件系統供應商則比較分散。明確國內醫療信息系統供應商可分為“三大陣營”:
從行業上市企業2022年的業績來看,營收規模方面,東華軟件醫療信息化相關業務收入最高,2022年達72.89億元;從毛利率水平來看,2022年醫療信息化行業企業毛利率水平普遍集中在10-60%區間,其中麥迪科技毛利率最高,為70.52%: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醫療信息化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進入轉型換擋期,從過去的以醫療服務信息化為中心的階段,過渡到醫保信息化和醫藥信息化快速發展階段,進而升級到整個生命健康產業鏈集成化和協同化信息化發展階段。
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以及具有中臺思維的數字化轉向平臺正在快速部署,支撐醫療、醫保和醫藥各業務核心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并且支撐各種創新醫療應用系統建設和運行。數字化轉型平臺也在從獨立的醫療或者醫保部門向整個產業鏈擴展:
——行業發展前景
政府持續的醫藥衛生改革、醫療數字化轉型升級及其所帶動的醫療信息系統架構升級和新興信息化技術應用是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的三大推動力,而醫療信息系統架構的升級為IT廠商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
醫院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醫療應用軟件方面面臨升級壓力,同時在云計算、大數據、超融合IT基礎設施產品以及人工智能、5G技術、機器人等領域也產生了很多機會。
預計未來5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20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療信息化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