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原料藥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普洛藥業(000739.SZ);國邦醫藥(605507.SH);新華制藥(000756.SZ);九洲藥業(603456.SH);華海藥業(600521.SH);海普瑞(002399.SZ)等
本文核心數據:原料藥產量;原料藥市場規模
行業概況
1、定義
原料藥(英文: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稱活性藥物成份,由化學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術所制得,但病人無法直接服用的物質,一般再經過添加輔料、加工,制成可直接使用的藥物。
原料藥在ICH Q7中的完善定義:任何作為活性成分且用于醫藥產品生產的物質或混合物質。該類物質旨在預防、診斷、處置、緩解或治療疾病中發揮藥理作用或其它直接效用,或者影響人體的結構和機能。
根據原料藥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化學合成原料藥、生化原料藥和植物原料藥。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長
原料藥的上游產業是基礎化工行業和農林牧漁業,原料藥行業對上游原料有著較強的依賴性,上游產品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原料藥行業的銷售價格和利潤?;瘜W原料藥的下游是化學制劑,由于社會的發展及老齡化趨勢,人們對化學藥物制劑的總體需求是持續增加的,這為化學原料藥的消費也提供了間接的需求保證。一般而言,化學制藥行業的毛利率呈現從上游到下游遞增的趨勢,原料藥的毛利率低于化學抑制劑而高于中間體,越靠近下游原料藥,中間體的毛利率越高。
從產業鏈生態來看,上游原材料企業包括岳陽興長、新和成等企業;中游包括普洛藥業、國邦醫藥、新華制藥、九洲藥業等企業;下游包括海大集團、云南白藥和白象食品等企業。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發展更加規范
從我國國民經濟規劃的演變來看,我國“九五”規劃,提出進一步加強醫藥市場管理,大力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藥品質量;隨后,“十五”至“十二五”規劃,重點強調了原料藥的自主開發能力增強,建立完善的藥品保障體系等;“十三五”規劃明確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
整體來看,我國針對原料藥的政策演變始終圍繞增強研發能力,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等方面展開。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原料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原料藥作為化學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基礎原料,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產能。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各項產業政策,引導原料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行業發展現狀
1、原料藥生產企業數量優勢波動
2018-2022年,中國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數量呈波動態勢。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2022年,全國共有1606家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都有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
2、原料藥市場總產量規模有所回升
化學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基礎原料,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產能。由于傳統大宗原料藥技術門檻低,國內傳統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數量在前期呈現出高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化學原料藥產業曾經歷了長期快速發展階段,產量規模一度上升至超過350萬噸,導致國內現階段傳統大宗原料藥產能過剩,2018年開始,國內傳統大宗原料藥產量開始下降,2018年國內規上企業原料藥總產量降至230.37萬噸。2019-2023年,中國原料藥供給產量有所回升,2023年回升至394.9萬噸。
3、原料藥規上企業營收超5000億元
2012-2022年,中國原料藥市場需求整體呈波動趨勢。2021年,我國原料藥規模以上企業的總營收恢復至4414.9億元。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2022年中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前瞻初步統計測算,2023年,中國化學原料藥營業收入為5797億元。
注:2023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測算數據,屆時以官方發布為準。
4、原料藥進出口市場行情差異較大
中國生產的原料藥不但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球醫藥產業鏈上的地位也舉足輕重。中國是原料藥出口大國,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除2015年、2016年出現過1%~2%的微小下滑外,多年來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規模持續增長,已由2010年的159.8億美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357億美元,10年翻了一番多出。2022年,中國原料藥出口金額為517.86億美元,同比增長24.04%。
從進口市場來看,2012-2019年,中國原料藥進口規模呈波動態勢,整體波動較為平穩。2020-2022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原料藥進口量有所下跌。2023年上半年,中國原料藥進口額為50.34億美元,同比增長5.3%。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
從生產企業區域分布來看,原料藥生產企業數超過100家的有4省,分別為江蘇(224家)、山東(138家)、浙江(133家)、四川(101家),4省合計占全國原料藥企業總數的近四成(37%)。其中,江蘇地區原料藥企業最多,占全國總數的14%,其次分別為山東和浙江,原料藥生產企業數量分別為138家和133家。
從原料藥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浙江原料藥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普洛藥業(000739.SZ)、國邦醫藥(605507.SH)、九洲藥業(603456.SH)、華海藥業(600521.SH)等龍頭企業。湖北和江蘇兩省原料藥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前者有共同藥業(300966.SZ)、廣濟藥業(000952.SZ)、亨迪藥業(301211.SZ)等上市企業,后者有健友股份(603707.SH)、博瑞醫藥(688166.SH)、富士萊(301258.SZ)等上市企業。
2、企業競爭
從上市企業相關業務營收規模來看,2022年,中國上市原料藥企業營收排名第一的企業是新和成(109.52億元),其次分別為普洛藥業(77.37億元)和聯邦制藥(67.74億元)。
注:以上收入不含原料藥及中間體之外的其他收入。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1、發展前景: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7400億元
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依托監管和引導的方式逐漸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原料藥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加大原料藥市場規范力度,打擊違法漲價和惡意控銷行為。一方面,通過合理提高環保標準,引導龍頭企業提升工藝水平增強競爭力,促使高污染不合規的企業退出市場,減少原料藥市場的低價競爭者;另一方面,發布《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對惡意操縱原料藥價格的行為進行處罰。產能的整合、工藝的提升以及合理利潤的保持,將為我國原料藥行業未來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前瞻預測,到2029年我國化學藥品原料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市場規模將超過7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2%。
2、發展趨勢:政策完善,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政策的完善,未來我國原料藥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原料藥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原料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原料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原料藥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