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四維圖新(002405)、兆易創新(603986)、全志科技(300458)、高鴻股份(00085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中國汽車芯片區域競爭格局;中國汽車芯片市場供給
行業概況
1、定義
汽車芯片是指用于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半導體產品。從應用的角度,汽車上小到胎壓監測系統TMPS、攝像頭,大到整車控制器、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芯片。
2、產業鏈剖析
汽車芯片的產業鏈中,上游一般為基礎半導體材料(硅片、光刻膠、CMP拋光液等)、制造設備和晶圓制造流程(芯片設計、晶圓代工和封裝檢測);中游一般指汽車芯片制造環節,包括主控芯片、存儲芯片、通信芯片和功率芯片等;下游包含了汽車車載系統制造、汽車儀表制造以及整車制造環節。
分廠商來看,上游包括半導體材料、設備商,Foundry廠,封測廠等,比如信越、滬硅產業、南大光電、AMAT、ASML、北方華創、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日月光、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中游則包括GPU、FPGA、ASIC、MCU、DSP等各類芯片設計及制造廠商,比如英偉達、AMD、英飛凌、瑞薩、NXP、飛思卡爾等;下游則包括中控儀表、雷達制造、車聯網系統、輔助駕駛、整車制造等廠商,比如日本精機、博世、麥格納、鴻泉物聯、中天安馳、大眾、豐田、福特、通用、特斯拉等。
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汽車芯片發展主要分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70年以前),主要以傳統車載音響喇叭及點火裝置為主;第二階段(1970-1980年),主要以動力及制動系統為主,涉及ABS、EPS等等;第三階段(1980-1990年)主要以胎壓監測、ESC、道路監測等主動安全產品;第四階段(2000年-至今)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駕駛輔助、智能座艙、新能源等系統。
行業政策背景
2017-2023年期間,國家層面對汽車芯片行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均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建議以及支持政策,同時對于汽車芯片產業的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進行了相關重點規劃,具體內容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供給情況
中國汽車芯片代表性生產商包括韋爾股份、圣邦股份、兆易創新等。其中韋爾股份以91.23億顆排名第一,其次是圣邦股份,產量為49.65億顆。其中功率芯片和模擬芯片的產量相對更高。隨著中國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快速發展,各種類型的汽車芯片需求增長,汽車芯片廠商的產量也會隨之提升。
2、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需求狀況
2022年,韋爾股份的汽車芯片銷量以96.97億顆排名第一,其次是圣邦股份,銷量為46.37億顆。其中功率芯片和模擬芯片的銷量相對更高。隨著中國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快速發展,汽車廠商加大對各種類型的主控芯片的技術研發,未來國內汽車芯片廠商將迎來發展的良機。
3、中國汽車芯片對外依存度
2023年3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表明我國汽車芯片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5%,計算和控制類芯片自給率不足1%,功率和存儲芯片自給率也僅為8%。要實現汽車芯片領域的國產替代,短期內需強化汽車與芯片產業的內部協同和外部循環,為汽車制造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和預期;長期則要落實芯片產業發展的支持體系,促進芯片產業的自主安全可控。
4、中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
從我國汽車芯片市場來看,我國先進傳感器、車載網絡、三電系統、底盤電控、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等關鍵系統芯片均被發達國家企業壟斷,導致我國汽車的芯片成本費用一直較高。據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數據,我國汽車芯片的費用,2021年約534美元/車,2022年或達到600美元/車。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或達到162億美元。結合我國汽車芯片的行業現狀及其發展前景,前瞻初步測算2023年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規模或達到197億美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汽車芯片產業重點聚集廣東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汽車芯片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等為首的沿海省份,其中廣東省汽車芯片行業數量最高,達到1207家,江蘇省汽車芯片行業企業數量排名第二,為572家。
2、企業競爭:國際巨頭占據汽車芯片行業高端市場
目前,國內具備生產汽車芯片產品能力的企業主要有聞泰科技、北京君正、韋爾股份、比亞迪半導體等企業,以中低端市場布局為主。而在高端汽車芯片市場,例如汽車主控芯片、高端傳感器等領域,主要集中在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國外企業。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中國汽車芯片技術創新趨勢
未來汽車芯片的技術創新包含芯片材料創新、芯片設計創新及制造工藝創新三個維度。材料創新方面,SiC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主要應用于主驅逆變器,車載充電系統OBC、車載電源轉換器DC/DC及非車載充電樁。中國SiC發展起步雖有落后,但當前已有明顯成果。設計創新方面,芯片設計以性能與安全為核心目標和驅動力。面對越發龐大復雜的汽車數據,提升芯片計算性能迫在眉睫,諸多芯片廠通過多個集成高主頻內核來提升芯片整體計算效率,高主頻高性能芯片成為設計主流。工藝創新方面,信息數據體量規模與日俱增,智能化升級對車載計算控制芯片的計算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時,汽車銷量逐日攀升、單車用芯量不斷增長,加之規模化量產對降本增效需求持續增強,促使芯片廠不新追求更低制程以實現性能提升與成本降低。
3、中國汽車芯片市場增速較快
目前國內在半導體領域有所突破,雖然在汽車級半導體仍處于弱勢地位,但是在家電、工業等領域逐漸實現進口替代。在汽車級IGBT領域,比亞迪取得突破。斯達半導部分產品應用于新能源車領域。這些是中國在汽車級半導體領域獲得突破的跡象。此外,國內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收購整合全球主要半導體企業,比如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通過并購疊加內生發展,中國汽車級半導體有望獲得大的突破,實現進口替代。相關汽車半導體企業有望深度受益進口替代和汽車電動智能帶來單車半導體價值量顯著提升機遇。根據Bloomberg,近年來全球20家增長最快的芯片行業公司中,有19家來自中國大陸。中國是全球汽車芯片產業增速最快、市場需求最大的地區,結合近幾年來中國汽車芯片的市場增速,前瞻初步估計未來我國汽車芯片規模的復合增長率或將達到22%,預計到2029年中國汽車芯片交易規模有望達到65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2%。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芯片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芯片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芯片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