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自動駕駛產業技術趨勢展望(附技術路徑、投資方向、專利布局、科技企業布局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四維圖新(002405)、東軟集團(600718)、啟明信息(002232)、高鴻股份(000851)、易華錄(300212)、銀江股份(300020)等
本文核心觀點: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交通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為自動駕駛專利技術布局重點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引言
——自動駕駛正處于由組合駕駛輔助向有條件自動駕駛的過渡階段
自動駕駛是指汽車能夠在沒有人類駕駛員直接控制的情況下,通過現金的傳感器、控制器、執行機構、計算平臺和通信技術等裝置,自主地感知周圍環境、決策并執行駕駛任務,從而實現安全、高效的車輛運行。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基于駕駛自動化系統能夠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程度,根據在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無設計運行范圍限制,汽車駕駛自動化可分為0級至5級,分別對應應急輔助、部分駕駛輔助、組合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以及完全自動駕駛。當前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自動駕駛行業正處于由組合駕駛輔助向有條件自動駕駛的過渡階段。
——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交通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
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應用之一,正逐步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未來交通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交通安全性的提升,交通效率的優化以及出行方式的選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自動駕駛已經在公共交通、出租車、物流和配送、城市基礎設施等不同領域實現了多樣化應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法規的完善,預計將有更多應用場景的出現。
技術路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路徑與支撐體系
從技術路線發展來看,自動駕駛的基本過程分為三部分:感知、決策、控制。其實現路徑是通過感知系統融合 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借助不同的算法和支撐軟件對感知層輸出信息決策得出駕駛方案,最終由控制系統完成對車輛的控制行為。目前兩種主流技術路線,一種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以攝像頭為主導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另一種是以谷歌、百度為代表的以激光雷達為主導,其他傳感器為輔助的技術方案。
從技術支撐體系來看,中國自動駕駛創新單元主要包括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重點實驗室;蘇創工銀先導智能車聯網產業基金、安徽中安智能網聯新能車產業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地建設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計劃。
自動駕駛專利技術布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為布局重點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為自動駕駛專利技術布局重點,申請熱度和布局廣度較高
從自動駕駛細分專利技術申請的熱度來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具備較高的專利申請熱度,專利申請總量達184467項,申請人數量達89664個;從技術跨度來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慣性傳感器技術專利跨度較大,技術跨度分別達531個和532個IPC小類;從技術市場覆蓋廣度來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感性傳感器和激光雷達均覆蓋6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說明這些技術受到全球范圍內的關注和研究。
注:1)搜索關鍵詞:自動駕駛技術路線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統計截至日期:2023年12月25日。下同。
——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為自動駕駛主要技術來源
從專利地域分布來看,中國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細分技術領域創新較為活躍,專利數量全球第一;此外美國、日本、德國等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專利布局較多;從申請人來看,博世、電裝、豐田、華為等為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專利主要申請人。
自動駕駛企業技術布局:主機廠漸進式布局,互聯網企業跨越式發展
——百度、華為已經布局自動駕駛L4/L5技術
目前相關企業切入自動駕駛業務的方式各不相同:傳統車企采用“漸進式”路線,從相對基礎、難度較低的輔助駕駛入手,逐步實現L1/L2/L2+的輔助駕駛功能。而谷歌、百度、華為等互聯網企業則選擇“跨越式”路線,“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瞄準L3階躍式發展,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劍指變革式引領。
——主要車企自動駕駛技術路徑規劃
目前中國主要車企均布局了自動駕駛業務,吉利、長城、長安、東風、一汽紅旗、上汽、奇瑞已經實現了L3級別智能駕駛布局,其中吉利、長城、東風已經進入L4/L5級別智能駕駛領域,到2025年我國主要車企均將布局L4/L5級別智能駕駛。
自動駕駛技術投資重點賽道: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為重點關注領域
從我國自動駕駛投融資熱門賽道來看,2022-2023年,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融資熱度較高,相關融資事件數量占比達到44%,此外,自動駕駛貨運、激光雷達、自動駕駛芯片等細分技術領域企業也具備較高的融資熱度。
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投資潛力評估
綜合來看,自動駕駛領域的毫米波雷達、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激光雷達、慣性傳感器等關鍵技術投資潛力整體較大。在應用領域方面,自動駕駛貨運領域資本市場較為活躍,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激光雷達、慣性慣性傳感器等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熱點領域。
注:評估星級自一星至三星,星級越高,代表從該指標來看,技術投資潛力越大,☆代表半星。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趨勢與目標
——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推動毫米波雷達技術轉化應用
2020年11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預計到2025年,我國L2、L3級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比例超過50%,C-V2X終端新車裝配率達50%。計劃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同時隨著人們對出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增長以及自動駕駛在環境感知、決策規劃和車輛控制等方面技術的進步,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和普及化將會持續增長,發展前景廣闊。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趨勢:向著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感知、決策、執行等關鍵技術方面,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將實現更多的突破和市場應用,不斷向著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無人駕駛汽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