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細分產品分析 技術進步推動人工骨修復材料市場快速成長【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奧精醫療(688613);正海生物(300653);春立醫療(688236);威高骨科(688161);凱利泰(300326)
本文核心數據:不同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臨床使用比例
1、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分類
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按材料來源,可分為自體骨、天然骨修復材料、人工骨修復材料三大類,其中我國已上市的產品包括天然骨修復材料和人工骨修復材料兩大類。天然骨修復材料又包括同種異體骨、異種骨和脫鈣骨基質。人工骨修復材料又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和組織工程材料等不同類型產品。
2、自體骨是“金標準” 但使用比例持續下降
自體骨是指移植物在同一體內,由一處移向另一處。松質骨常取自髂骨,堅質骨常取自脛骨或腓骨。自體骨取自患者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異的骨傳導能力和骨誘導能力,是臨床應用的“金標準”。
雖然自體骨從20世紀初開始廣泛使用并成為骨移植臨床應用的“金標準”,但由于自體骨的骨量有限,難以滿足大規模臨床應用的需求,且會造成患者的額外失血與創傷、取骨部分存在潛在并發癥等風險,伴隨著骨缺損修復材料的發展,自體骨在國內外的臨床使用比例均逐步下降。截至2022年,在醫療技術發展水平較高的美國自體骨的臨床使用比例在40%左右,我國自體骨的臨床使用比例則在60%左右。
3、臨床使用歷史較長 同種異體骨應用廣泛
由于骨修復材料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在我國已上市的產品中(不含自體骨),同種異體骨由于臨床應用歷史較長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根據南方所資料顯示,天然骨修復材料占據了我國已上市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約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其中同種異體骨又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雖然同種異體骨等天然骨修復材料在已上市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中使用占比高,但其在臨床應用中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
4、技術進步推動人工骨修復材料市場快速增長
進入21世紀后,人骨修復材料領域開始研發出的聚酰胺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聚醚醚酮、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等,而膠原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則在材料的物質組成上進一步向天然骨靠攏。以奧精醫療產品為代表的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材料除了具有仿生復合成分,還具有膠原羥基磷灰石有序排列的仿生微觀結構,與骨細胞的親和性、生物可降解性、骨傳導性等進一步提高。人工骨修復材料逐漸超理想的骨修復材料方向進化。
未來,隨著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臨床應用需求的增加,同種異體骨因來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倫理問題,難以滿足大規模臨床應用的需求,預計人工骨修復材料的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