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產業:2023年增城區特色產業之集成電路產業全景分析(附產業空間布局、發展現狀及目標、競爭力分析)
本文核心數據:增城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增速;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企業入場進程等
1、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空間布局
近年來,增城聚焦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等“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抓住省委“開拓增城”、市委打造廣州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的歷史機遇,增城大力整合各類資源,高標準建設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包括增城開發區核心區、仙村園區2個組團,與科教城組團、翟洞組團共同構成以智能傳感器制造為核心的“一核兩帶四組團”泛半導體產業發展格局,為東部中心“3+1+X”現代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通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向西聯動黃埔,向南聯動深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
2、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加速跑”
增城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向“芯”“顯”“車”三大領域延伸廣度和深度,努力向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邁進。從產業增速來看,相較于廣州市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增速,增城區“十四五”以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增速均處于較高水平,2023年上半年增城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為15.84億元,同比增長22.3%。
——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在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成立年份分布上,截止2023年10月,增城區集成電路企業成立年份在1年內的企業占比20.5%,成立1-5年內企業的數量占比達到51.7%。該數據說明,增城區內集成電路產業處于短時間爆發式增長階段,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從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企業入場進程情況來看,2020年以后集成電路企業數量增長快速,并且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效應明顯,主要集中發生在2017年和2021年兩大時間點,即2017年超視界入駐、2021年廣州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廣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集成電路產業鏈初具規模
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鏈初具規模,匯聚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相關企業,擁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金鑒實驗室等半導體產業服務平臺,并有效協同位于廣州市內的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科研平臺,匯聚了增芯科技、越海集成、九識科技、鴻浩光電等代表性企業。
3、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分析
——區域集成電路產業重要一極
半導體產業鏈主要包括設計開發、晶圓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縱觀全國,我國此類產業形成于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中西部地區等四大產業集群區。對標國內最優最好區域,珠三角半導體產業呈現出“強設計、弱制造”的特征。《廣東省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廣東省將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三核,打造全國半導體產業第三極。主要思路是構建“四梁八柱”,即在基金、平臺、大學和園區等支撐性方面打造產業“四梁”,從制造、設計、封測、材料、裝備、零部件、工具和應用等專業領域構建“八柱”。
承襲這一上位規劃,2022年3月廣州市工信局對外公布《廣州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廣州打造“一核兩極多點”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格局。增城作為其中一極,定位為以傳感器為核心的泛半導體產業集群發展區,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半導體封測、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等重點領域。
——產業支持力度大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核心,2021年1月增城區政府制定印發了《增城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聚力引進和培育一批集成電路產業鏈項目,促進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集聚,擴大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初步構建較為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助力廣州建設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人才匯聚地、創新示范區。
《辦法》共分五章十五條,圍繞產業鏈集聚、產業創新發展、產業要素集聚三大發展路徑,主要從項目引進、項目建設、項目落地、項目經營、研發投入、平臺建設、人才培育、用地保障、用電保障等九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其中,新建相關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企業,最高可獲得2000萬元的獎勵。
——多項重點項目在建
增城積極謀劃發展建設增芯項目,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大批中小企業作用,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最終形成大產業。依托“鏈主”增芯項目,增城也全方位布局材料、研發設計、封裝、檢測等產業鏈條,2022年增城區已引進越海半導體封裝、廣東微納技術研發中心、C2K柔性半導體等上下游項目,2023年增城區再次完成引進中微公司、成立廣東微技術工研院等骨干項目,助力“廣東強芯”工程。
4、增城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目標
根據《廣州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增城區明確聚焦智能傳感器和芯片制造領域。按照構建全產業鏈生態布局,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在生產制造端、裝備制造端、創新平臺端、封裝測試端、材料供應端、芯片設計端、終端應用端等持續發力,依托龍頭企業,形成企業集聚區。其中,生產制造端以增芯項目為龍頭,持續導入其他智能傳感器生產企業,構建覆蓋不同技術方向和產品門類、規模化量產的智能傳感器生產制造產業鏈條。裝備制造端依托國內刻蝕設備龍頭企業和國內光刻機設備領軍企業,打造大灣區高端半導體裝備生產基地。封裝測試端以越海等項目為龍頭,服務園區生產制造企業封測需求,并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封測業務。
預計到2025年,廣州增城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實現智能傳感器“研發設計-材料裝備-生產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全產業鏈條完整集聚,總產值達到400億元;到2035年,形成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廣州市集成電路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庫兩清單)》。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