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危廢處理行業細分核廢料處理市場現狀分析 2022年中國放射性廢物處理市場規模超13億元【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海環境(601200);格林美(002340);清新環境(00257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放射性廢物處理市場規模;中國核電裝機規模
核廢料定義及分類
核廢料(nuclear waste material),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廢料,也專指核反應堆用過的乏燃料,經后處理回收钚239等可利用的核材料后,余下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廢料。
核廢料按物理狀態可以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3種;按比活度又可分為高水平(高放)、中水平(中放)和低水平(低放)3種。高放廢料是指從核電站反應堆芯中換下來的燃燒后的核燃料。中放和低放主要指核電站在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廢液、廢物,占到了所有核廢料的99%。
中國核電市場規模及建設現狀
得益于核電的突出優勢,《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中確立了核電在我國經濟與能源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核電產業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核電項目的完工,我國核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發電量同步提高。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商運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682萬千瓦,全國核電發電量417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7%。
中國核廢料處理市場現狀分析
核廢料處理主要分為單個核電廠的SRTF(核廢料廠址處理)和集中的中低放核廢料處置(LLWD)業務,目前中低放固體廢物暫存庫超期服役,面臨庫滿大限,中低放廢物處置場選址長年懸置,高放廢物處置場遙遙無期,中國的核廢料正面臨“無處安放”的尷尬境地。中國目前核廢料的處置監管由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管理司負責。該司也就是以前的國家核安全局,后來并到環保總局。
目前中國在甘肅和廣東各有一座核廢料處置場,各可存放核廢料8000立方米。除了核電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核廢料,還有建設機組過程中不斷產生的核廢料需要處理。
中國放射性廢物處理市場規模超13億元
中國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核工業體系,但隨著核能的發展,產生和積存的放射性廢物總量不斷增多,放射性廢物的處置能力與核能的發展不相匹配,目前中國低放廢物區域處置場選址落地困難,中放廢物處置未啟動,高放廢物處置處于地下實驗室建設階段,整個市場短期內增幅不大。2022年中國放射性廢物處理市場規模超13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危廢處理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危廢處理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危廢處理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