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口腔種植對器械需求情況分析:口腔種植具備一定的優勢 種植牙規模不斷提升【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現代牙科(03600.HK);時代天使(06699.HK);正海生物(300653);佳兆業健康(00876.HK);美亞光電(002690);新華醫療(600587);康拓醫學(688314);邁普醫學(301033)等
本文核心數據:種植牙數量規模等
——口腔種植對器械需求類型較多
口腔種植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它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屬、陶瓷等)制成種植體(一般類似牙根形態),經手術方法植入組織內(通常是上下頜)并獲得骨組織牢固的固位支持,通過特殊的裝置和方式連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復體。
目前,口腔種植手術中常用的醫療器械如下:
——種植體是種植系統最核心的部件
種植體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種檔位。目前全球中高端牙種植體市場多為國際品牌,如瑞士Straumann、德國BEGO、以色列MISI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9月,我國共有39家企業獲得了種植體及種植體系相關批件,其中美佳境、安聯和薏鈦科技來自臺灣地區。大陸企業中鄭州康德、北京萊頓獲批較早。北京萊頓BLB、百康特BKT、江蘇創英、威高等種植體品牌認知度相對較高。
目前單顆種植牙費用在6000-22000元之間,價格范圍較大,種植體是核心變量。目前我國種植體以進口品牌為主,大致分為歐美系和日韓系,使用歐美種植體單顆種植牙費用約15000元,使用日韓種植體則在8000元左右。按照單顆種植牙平均費用12000元計算,種植體價格占比約40%,是種植系統最核心的部件。其次是診療及手術費用,占比25%,醫院等級越高、醫生技術越熟練相應價格越高。
——口腔種植具有一定的優勢,種植牙是缺牙修復的首選方案
目前活動假牙在國內漸漸被淘汰,固定假牙是我國目前主要的修復方式。固定假牙存在對鄰牙的損傷問題,因此,種植牙是缺牙修復的首選方案。
——口腔種植器械市場以國外企業為主
國內競爭市場方面,進口品牌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與全球競爭格局類似。歐美品牌占據高端市場,目標客戶是大型公立醫院及連鎖口腔醫療機構。這些客戶對產品價格不敏感,而對產品品質要求高。代表品牌包括瑞士士卓曼(Straumann)、瑞典諾保科(Nobel Biocare)、德國費亞丹(Ankylos,登士柏西諾德旗下產品)、美國百康(Bicon)、Zimmer Biomet等;日韓品牌性價比較高,主要市場是民營醫院和口腔診所等,代表品牌有奧齒泰(Osstem)、登騰(Dentium)、登特司(Dentis)、迪奧(Dio)、美格真(Megazen)等。整體來看,市場格局與全球類似。
——中國種植牙數量規模不斷提升
我國種植牙數量也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2011-2020年間種植牙數量復合增速高達46.3%,遠高于口腔行業整體增速。據國家衛健委數據,國內種植牙已成為口腔醫療當中規模最大的領域,我國種植市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種植牙市場之一。2020-2022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此階段患者無法及時治療,以及線下診所在當地疫情防控是否對外開放的不確定性增加,導致種植牙增速無法按照過去那樣高速增長,同時這兩年也是種植牙產業逐步在國家帶量集中采購的過渡階段。在2021-2022年暫未有權威機構發布確切數據的情況下,初步核算2020-2022年種植牙增速放緩在年增速15%以下,2022年種植牙數量為455萬顆。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口腔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口腔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口腔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口腔醫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