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偉思醫療(688580)、翔宇醫療(688626)。
本文核心數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情況、殘疾人康復服務情況、康復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上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下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
行業概況
1、定義:機器人技術與康復醫學結合的產物
康復機器人是一種輔助人體完成肢體動作,實現康復治療、康復護理等功能的醫療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和醫用機器人的結合。它的研究貫穿康復醫學、生物力學、機械學、材料學、機器人學等諸多領域,已成為國際機器人領域的研究熱點,在醫療領域三大類機器人中,康復機器人位于手術機器人與醫療服務機器人之間。
康復機器人技術主要包括3個方面:核心技術、仿生設計和續航能力。核心技術是康復機器人實現系統功能的主導,主要體現在三大系統上:傳感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這三大系統互相作用,以實現整個機器人的協調運動,其中涉及傳感技術、機械設計、智能控制、人體力學等多學科知識,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任務。仿生設計主要是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適應關節和肌肉形狀和生理運動的部件或組件,目標是提高舒適度及安全性。續航能力方面,院內以康復為核心功能的移動式下肢康復機器人所用電池的續航能力一般在4-8小時,充電時間1-2小時,由于其大多在室內使用,對續航能力不敏感;坐位式上肢康復機器人多為插電使用,對續航能力同樣不敏感。相比之下,生活輔助用的康復機器人因有室外場景使用,對續航能力更敏感,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是關鍵。這里,新能源是未來的方向,比如,如何利用生物能等其他能源,將人抬腿放下的能量儲存起來等是接下來要突破的方向。
2、產業鏈:中上游企業是整個產業鏈價值創造的核心引擎
康復機器人行業產業鏈可劃分為三個環節,上游參與主體為軟件與硬件服務商,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電機等硬件供應商以及控制系統等軟件服務商;中游參與主體是康復機器人生產商,康復機器人生產商包括上肢康復機器人生產商、下肢康復機器人生產商、手部及關節康復機器人生產商等;下游是以康復機構為主的需求端,尤其是在醫療機構、養老機構以及殘疾人康復機構。其中,中上游企業具有強烈的創新需求和驅動力,是整個產業鏈價值創造的核心引擎。
上游來看,硬件服務商代表性企業包括安川、發那科等,軟件服務商包括程天科技等;中游康復機器人生產企業包括傅利葉智能、邁步機器人、偉思醫療、翔宇醫療等;下游是以康復機構為主的需求端,尤其是在醫療機構、養老機構以及殘疾人康復機構。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高速發展期
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經歷了從起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受科技創新的推動和政策的支持的影響,行業有望在未來繼續蓬勃發展,為康復機器人領域帶來更多的機遇和變革。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下迎來發展新機遇
自2016年起,各政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促進康復機器人行業發展,《“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進一步鼓勵技術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在康復領域的應用,同時強調康復輔助器具和智慧老齡化技術的推廣;《“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開發醫療機器人產品的重點,涵蓋了手術、輔助檢查、急救、康復等多個領域。此外,政策也著重突破腦機交互等技術,為損傷康復開發輔助機器人產品提供支持。通過這些政策支持,中國康復機器人領域在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了積極的發展,為促進醫療、康復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行業發展現狀
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老年人康復需求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2022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為2.8億人,占人口比重已達19.8%。2022年9月,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到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老年人康復需求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2、殘疾人康復服務尚未實現全覆蓋,市場上仍有較大空間待滿足
2023年5月,中國殘聯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至2022年,1707.46萬殘疾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341.8萬殘疾人得到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穩定在85%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國各類殘疾人康復機構發展到11661個,康復機構在崗人員達到32.8萬人。我國殘疾人康復服務尚未實現全覆蓋,市場上仍有較大空間待滿足。
3、2023年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市場規?;驅⒊^20億元
當前,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政府政策的支持、人口老齡化趨勢以及科技創新的推動共同促使該行業蓬勃發展。各類康復機器人產品在醫療治療、康復訓練、老年護理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技術不斷創新,市場需求日益擴大。同時,行業內涌現出一批技術領先、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推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根據Frost & Sullivan報告,中國康復機器人市場自2017年起步,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2.1億元,2018-2023年以57.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3年約達20.4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行業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從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代表性企業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尤其是廣東省、上海市等,代表性企業有邁步機器人、睿瀚醫療、華鵲景醫療、璟和機器人、傅利葉智能等。
2、企業競爭格局
(1)長沙傅利葉智能上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遙遙領先
從上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3月,長沙傅利葉智能上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上海卓道醫療,獲批產品數量為3個。
注:上述資料為不完全統計,統計時間截至2023年3月。
(2)廣州一康醫療下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
從下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3月,廣州一康醫療下肢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獲批產品數量為4個。
注:上述資料為不完全統計,統計時間截至2023年3月。
(3)河北大艾智能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
從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3月,河北大艾智能手部與關節康復機器人相關產品獲批數量最多,達到5個;其次是杭州極智醫療,獲批產品數量為4個;位于第三名的是司弈(長沙)智能,獲批產品數量為3個。
注:上述資料為不完全統計,統計時間截至2023年3月。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提高舒適度,走向智能化”是行業發展重要趨勢
目前,康復機器人的創新不斷,“提高舒適度,走向智能化”是行業發展重要趨勢。
2、2028年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市場規?;驅⑦_到134億元
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在政策、市場、技術等多方面的積極因素驅動下,有望迎來持續的快速發展。行業的創新和進步將為康復領域的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廣闊的商機和社會價值。到2028年,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34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康復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康復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康復機器人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康復機器人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