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航空發動機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歐美國家企業占據主導【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航發科技(600391);航發動力(600893);航發控制(000738);應流股份(603308);中航重機(600765)等
本文核心數據:交付數量;市場份額等
——全球航空發動機規模呈現上升的趨勢
據全球領先的航空數據集團Flight Global發布的《Commercial Engines》,2020年,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交付總量為1374臺,較疫情之前有大幅下降,與2019年發動機交付數量相比,減少量超過1000臺,僅占2018年發動機交付數量的43%,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受疫情影響較大。2021年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交付數量開始有所回升,至1812臺,同比增長了31.9%,以此增長率為基準測算出2022年全球民用航空發動機交付數量初步統計為2390臺。
注①:由于Flight Global未發布《Commercial Engines 2020》,故2019年數據僅能根據2021年報告中論述推導其范圍;注②:《Commercial Engines 2022》公布的數據為2021年數據,2022年數據為測算數據。
從產值來看,航空發動機本身具備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屬性,可以為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據統計,按照產品單位重量創造的價值計算,航空發動機是船舶的1400倍、是汽車的150倍。近年來,全球航空發動機產業的年產量基本穩定在14000臺以上、年產值約為700億美元附近,其中2019年因波音737Max停飛事件影響而略有下降。預估未來十五年航空發動機全球總產值約為1.3萬億美元、年均約866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
——軍民領域均由歐美少數幾家公司壟斷
目前世界商用航空發動機市場主要被歐美少數幾家公司壟斷,而在軍用航空發動機上,我國雖已實現自主突破,但在關鍵性能指標上仍有較大差距。
商用發動機方面,根據《Commercial Engines 2022》的數據,2021年全球總共交付1812臺商用航空發動機,全部被GE、CFM、PW和羅羅占據; 021年CFM商用發動機交付量為1066臺,占比為59%;PW商用發動機交付量為478臺,占比為26%;羅羅商用發動機交付量為146臺,占比為8%;GE商用發動機交付量為122臺,占比為7%。
注:《Commercial Engines 2022》公布的數據為2021年數據,2022年數據暫未公布。
在軍用航發領域,與民用發動機不同,軍用發動機更注重推動比和高機動性。GE、普·惠、勞斯萊斯和賽峰既是民用航空發動機巨頭也是主要的軍用發動機制造商。除它們之外,美國霍尼韋爾(Honeywell)、德國MTU、意大利Avio、俄羅斯土星、俄羅斯禮炮等也具有較完整的生產能力,同時還為頂級企業提供大部件和核心機部件,但它們在商用航空發動機的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力,產品多為防務產品或者小型發動機產品。雖然軍用航空發動機不像民用航空發動機被美英法絕對壟斷,但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制高性能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全球航空飛機不同國家及地區分布情況
從軍用領域來看,2022年全球軍用飛機數量前13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韓國,日本,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法國,北韓,沙特阿拉伯,意大利。其中美國擁有1.33萬架軍用飛機,占比25%;俄羅斯擁有4182架軍用飛機,占比8%;中國擁有3284架軍用飛機,占比6%。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航空運輸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航空業本身競爭加劇。航空公司為了滿足運輸需求必須保持適應其航線網絡的機型、適當擴充機隊規模并滿足消費者對航班舒適性的要求等一系列因素,由此,航空公司對于飛機的需求,尤其是新飛機的需求,正日益加大。
根據2022年11月中國商飛發布的《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2-2041)》,截至2021年末,全球機隊規模為20563架,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等地。預計全球機隊總規模于2041年達47531架,市場也將逐漸偏向中國及亞太地區。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航空發動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航空發動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航空發動機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