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相微(688593.SH)、天德鈺(688252.SH)、格科微(688728.SH)、中穎電子(300327.SZ)、韋爾股份(603501.SH)、士蘭微(600460.SH)、明微電子(688699.SH)、力芯微(688601.SH)、晶合集成(688249.SH)、匯成股份(688403.SH)、頎中科技(688352.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供需現狀;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市場規模;中國顯示驅動芯片企業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1、定義
顯示驅動芯片(Display Driver IC,DDIC)是面板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DDIC通過電信號的形式向顯示面板發送驅動信號和數據,繼而實現對屏幕亮度和色彩的控制,使得諸如字母、圖片等圖像信息得以在屏幕上顯現。
一套完整的顯示驅動解決方案一般由柵極驅動器、源極驅動器、時序控制芯片、顯示器電源管理芯片(PMIC)組成。柵極驅動器和源極驅動器統稱為顯示驅動芯片。時序控制器芯片TCON(Timer Controller)負責控制柵極驅動器Gate IC和源極驅動器Source IC。Gate IC負責每一列晶體管的開關,只有當晶體管打開時,Source IC才能夠通過電壓控制單個像素點的亮度、灰階、色彩等。
2、產業鏈剖析:上游為芯片設計,下游為模組組裝與面板制造
顯示驅動芯片產業鏈由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與封測、模組組裝與面板制造構成。因為顯示產品具有多樣性,所以其對應DDIC需求的工藝節點覆蓋范圍也比較廣,涵蓋28nm~300nm。
顯示驅動芯片產業鏈的參與者主要為上游的顯示驅動芯片設計廠商、中游的顯示驅動芯片制造與封測廠商,以及下游的面板制造廠商。其中,顯示驅動芯片設計廠商有聯詠科技、奇景光電、奕斯偉、天德鈺、格科微等;顯示驅動芯片制造廠商主要是晶圓代工廠,例如中芯國際、晶合集成;顯示驅動芯片封測廠商有日月光、匯成股份、頎中科技等;面板制造廠商有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等。
行業發展歷程:三大類型顯示驅動芯片為市場主流
顯示驅動芯片的發展與顯示技術的進步、緊密相關。當前主流的LCD顯示技術的生產中大量運用到了半導體工藝,成熟的半導體工藝與設備使得LCD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條件,目前市場主流的LCD、OLED顯示面板均采用半導體芯片實現畫面最終的呈現效果。從產品類型上看,現階段市場上主流顯示驅動芯片包括LCD顯示驅動芯片(LCD DDIC)、觸控顯示整合驅動芯片(TDDI)和OLED顯示驅動芯片(OLED DDIC)三種類型。
行業政策背景: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新型顯示是重點方向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顯示驅動芯片產業發展,而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新型顯示是三大重點發展的應用領域。2022年10月,《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要求推進4K以上新型微顯示器件的規模量產,開發配套顯示驅動芯片;2023年6月,《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提出重點提升LED芯片可靠性水平,提升新型顯示專用材料、新型顯示電子功能材料性能。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情況:頭部企業合計產量33.8億顆
從國內廠商顯示驅動芯片產量來看,明微電子、集創北方、格科微產量較高。2022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頭部企業的合計產量約為33.8億顆。
注:①集創北方數據截至2021年;②由于中穎電子統計口徑為“集成電路設計產品”,包括工控MCU、鋰電池管理芯片和AMOLED顯示驅動芯片,范圍較寬泛,因此不納入統計。
2、需求情況:頭部企業合計銷量約32.7億顆
從國內廠商顯示驅動芯片銷售情況來看,明微電子、集創北方、格科微銷量較高;而天德鈺、格科微、明微電子產銷率較高。2022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頭部企業的合計銷量約為32.7億顆,平均產銷率為91.8%。
3、下游應用:液晶電視DDIC占比最高
2022年受到俄烏沖突、通貨膨脹、經濟前景不確定、超額預訂和庫存問題的影響,2022年全球顯示驅動芯片市場有明顯下滑。根據Omdia數據,2022年大尺寸DDIC約占總需求的69%,其中液晶電視DDIC占大尺寸DDIC的38%;2022年中小尺寸DDIC約占總需求的31%,其中智能手機DDIC占中小尺寸DDIC的18%。
4、市場規模:2022年我國內地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達52.6億美元
由于全球顯示面板產業持續向中國轉移,中國內地顯示驅動市場增長速度相較于全球增速更高,但2022年受疫情及俄烏沖突影響,整體市場規模下滑。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2022年我國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為52.6億美元。
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Omdia的數據,2023年一季度,韓國三星、中國臺灣聯詠科技、韓國LX Semicon、中國臺灣奇景光電為全球四大顯示驅動芯片廠商,市場份額分別為22%、22%、17%、10%。
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物聯網、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不斷成熟,全球集成電路行業進入新一輪的上升周期,而受益于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的需求帶動,中國大陸顯示驅動芯片(DDIC)市場跟隨集成電路產業也實現了高速發展。參考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23-2028年我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市場將以8.1%的年復合增速擴大,預計2028年將突破83億美元。
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內地顯示驅動芯片市場卻仍主要被中國臺灣、韓國等頭部廠商壟斷,顯示驅動芯片進口依賴程度高。隨著顯示面板產業逐步向中國內地轉移以及中國內地面板廠商國產化意識增強,未來顯示驅動芯片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顯示驅動芯片的產品迭代更新與下游應用市場的需求變化密切相關,消費者對顯示設備的顯示效果要求日益提高推動顯示驅動芯片產品性能不斷提升。目前消費者對顯示設備的要求集中體現在顯示面板的分辨率、幀率以及顯示面板邊框寬度上。為了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顯示驅動芯片性能也不斷提升,支持高分辨率、高幀率顯示并且擁有高集成度的顯示驅動芯片成為未來市場發展主流。
技術上看,未來隨著顯示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以及5G技術引發的換機潮,AMOLED顯示面板在中小尺寸顯示設備的應用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全面屏”“柔性屏”等設計理念的強化也將一定程度提升AMOLED面板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AMOLED顯示面板市場的增長將催生對高集成、低功耗AMOLED驅動芯片的需求。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LED芯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LED芯片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LED芯片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LED芯片行業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