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康養旅游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公司:恒大集團、海航旅業、中國旅游集團、綠城中國、中國綠發、復星康養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康養旅游產業政策、中國康養旅游行業市場規模
行業概況
1、定義
國內外對于康養旅游的定義不同,國外一般將“康養”的概念拆分,即“康”旅游(Medical Tourism)和“養”旅游(Wellness Tourism),二者側重點不同。
在我國,根據《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康養旅游被定義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
2、產業鏈剖析
從產業鏈的角度,從最初單一的健康理療產品到最后成為內容豐富的康旅產業,要經過一系列引導、加工、宣傳、集聚的演變過程。其生命周期大致沿著“開發-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的鏈條,其中穿插著投融資。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城投公司是至關重要的推手。
行業發展歷程:進入快速發展期
經過20年發展,我國主要的康養旅游客群仍以出境接受更為先進的醫療技術的“康”旅游為主,而在境內,側重養老及療養的“養”旅游相關產業正蓬勃興起。
然而我國康養旅游發展中實踐先于理論,2002年海南三亞最早出現養生旅游,但發展規模有限。我國康養旅游的開始在于2012年時攀枝花提出開發全國“康養旅游”。直到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發布《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并明確了“康養旅游”的概念,康養旅游便被國家納入了經濟發展戰略。
全面化的重視康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生存到生活的歷進,溫飽到品質生活的講究。“十四五”以來,國家更是在相關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自此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熱潮。
行業政策背景:康養旅游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達到高峰
國家對于康養旅游的政策支持開始于“十三五”初期,國務院在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田園、養老、文化、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升級換代和產業鏈進化。自此,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文件大力鼓勵發展康養產業。
“十四五”以來,康養旅游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達到高峰,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這無疑為各地布局康養旅游產業發展再添一把柴。
行業發展現狀
1、亞健康人群是康養旅游主要需求群體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于健康和身體素質的提升需求不斷增強,同時我國將步入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加劇,這些都為康養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場。目前我國,7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于疾病狀態,在加上17%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未來10年,各種慢性疾病將以爆發式的速度迅速擴展到每一個家庭。另外康養旅游的需求主體:還包括1.09億的中產階級中的追求高品質生活健康人群。
2、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共13家
2017年9月13日,“推進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單,它們是:天津健康產業園、河北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江蘇泰州市姜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安徽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山東青島市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廣西桂林市、海南三亞市、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貴州遵義市桃花江。
3、2022年市場規模接下降至730億元左右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大健康”產業正快速邁入新一輪的增長。作為把旅游業和“大健康”產業結合的康養旅游,擁有著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發展空間巨大的藍海市場。據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2年5月發布的《康養旅游機構服務指南(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顯示,2015年康養旅游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691億元,2019年市場規模將近830億元,2015-2019年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0%左右。
因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人們出行受到影響,旅游行業整體運行情況不佳,旅游行業收入規模大幅下降。經初步統計,2020年中國康養旅游市場規模小幅下降至813億元,2021年因疫情逐步好轉,行業恢復增長,中國康養旅游市場規模接近900億元。2022年,中國康養旅游行業持續受到疫情的全面影響,市場規模下降較多,市場規模下降至730億元左右。
行業競爭格局
1、中國文化旅游行業機構數量
2014-2021年,中國文化和旅游單位數量呈先升后降趨勢。2021年,納入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范圍的中國文化和旅游單位數為32.46萬個,相比2020年下降了4.98%。2022年末,納入統計范圍的全國各類文化和旅游單位31.40萬個,其中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所屬單位6.81萬個,增加0.28萬個;從業人員72.49萬人,增加1.45萬人。
2、康養旅游相關服務企業數量
根據企查貓數據,截止2023年8月28日,中國關于康養旅游相關服務與制造企業的數量共計6606家。從歷年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變化情況來看,2017年以來,中國康養旅游行業企業注冊數量呈指數型增長,2020年行業注冊企業數量達到1583家,達到歷年峰值,同比增長43.26%。2021年行業注冊企業數量有所下降,為807家;截止2023年8月28日,2022年中國康養旅游相關服務注冊企業數量為257家。
3、全國首批康養旅游示范基地
根據國家旅游示范工作評定委員會發布消息,我國首批國家旅游示范基地共有40家,評出首批國家旅游示范基地,包括10個中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10個中國綠色旅游示范基地、10個中國人文旅游示范基地、5個中國藍色旅游示范基地及5個中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需求多樣化與供給多樣化的深度融合是發展的重要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促進康養旅游朝“大健康”與“大養生”兩大新康養元素縱向融合的同時,向智慧健康、生活方式等領域橫向延伸。在政策環境走向多維融合,健康需求煥新的背景下,康養旅游受眾、元素、產品組合、市場主體逐漸迭代。而出于康旅行業可持續、規范化發展的考慮,作為影響行業發展的必要環節,金融支持及包括監管在內的市場缺失元素的進一步完善變得尤為重要。
未來,康養旅居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一方面,康養旅居的業態將更加豐富。以中醫藥健康旅游、溫泉旅游、森林生態游、康養運動游等健康養生為特色的旅游業態將受到銀發一族的青睞,更多新的產品和服務將適應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另一方面,康養旅居將更加注重體驗性,適老化設計智能設備的應用將更加成熟。
2、2028年市場規模約1630億元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30年達16萬億。在“健康中國”正式成為中國發展的核心理念下,健康產業已經成為新常態下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康養旅游已經成為我國從省到市到縣再到風景區等各級政府及管理部門的重要布局方向。國家旅游局也通過打造中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來逐步規范康養旅游的發展。
目前,各國均爭相打造健康養生度假旅游目的地。我國健康養生休閑產業也在近年內急速升溫,康養旅游行業成為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朝陽產業。在這種形勢下,發展健康養生度假旅游,順應了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大趨勢,蘊含著廣闊的市場空間。雖然康養旅游市場的需求潛力巨大,但考慮到目前市場供給相對不足且全球疫情仍有反復,前瞻認為中短期內市場仍無法恢復疫情前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28年,中國康養旅游市場規模為1250億元左右。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康養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康養旅游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康養旅游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康養旅游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