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錳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錳業主要上市公司:南方錳業(01091.HK);中鋼天源(002057.SZ);湘潭電化(002125.SZ);紅星發展(600367.SH);鄂爾多斯(600295.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解錳產能;中國錳產品產量;中國錳產品產能利用率;電解錳長江現貨平均價;硫酸錳市場價;中國錳業市場規模;中國電解錳產量區域市場份額;中國電解錳產能企業市場份額
行業概況
1、定義
錳是銀白色脆性金屬,元素符號Mn,純凈的金屬錳比鐵稍軟,含少量雜質的錳堅而脆,在潮濕的地方會氧化。錳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土壤中含錳0.25%。錳系產品豐富,廣泛應用于鋼鐵有色、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電子電池、芯片制造等國計民生各個領域,是我國消費量較大的金屬之一。
錳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以下是比較常見的幾種分類方式,其中最常見的分類方式是按產品分類,主要分為電解錳、硫酸錳、電解二氧化錳、錳系合金等。
2、產業鏈剖析:錳產品下游應用廣泛
錳產業鏈上游為錳礦開采,錳礦石類型主要為氧化錳礦和碳酸錳礦,其余包括硅酸錳礦、硫化錳礦等。
在中游的冶煉及加工環節,錳業產業鏈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電爐加焦炭還原錳礦石獲得錳合金,主要有高碳錳鐵、中低碳錳鐵、硅錳合金等,用于煉鋼作脫氧劑、脫硫劑及合金添加劑;二是硫酸浸出錳礦石制備硫酸錳,再經電解、除雜或氧化等工藝后獲得各類高純錳化合物。其中電解二氧化錳可用作干電池正極材料(堿錳型等)和鋰電池正極材料(錳酸鋰型);電解金屬錳的主要市場是特鋼、不銹鋼和合金的生產,也可用于制造其他錳化合物如高純硫酸錳;高純硫酸錳主要用作鋰電池正極三元材料的前驅體原料。
錳產品的下游應用十分廣泛,全球超過90%的錳應用于鋼鐵冶金工業,其余應用于電池工業、磁性材料、化學工業等多個領域。
錳業產業鏈上游為錳礦開采,代表性企業包括西部黃金、五礦發展、華陽股份、中信金屬、南方錳業等,中游為冶煉及加工環節,代表性企業包括天元錳業、南方錳業、三和錳業、大錳錳業、東方礦業等;下游為錳系產品應用,代表性企業包括包鋼股份、寶鋼股份、山東鋼鐵、長虹能源、德瑞鋰電等。
行業發展歷程:逐步優化、穩步提升
中國錳業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剛開始建設錳冶煉工業;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經歷了錳業加快發展階段和穩步發展階段,錳礦石的國內產量迅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錳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中國開始引進先進的錳冶煉技術和設備,并開始進行錳產業的整合和重組;進入21世紀,中國的錳礦石產量穩定增長,并且中國的錳冶煉技術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中國開始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對錳冶煉工業的環保要求也日益嚴格。
近年來,中國錳業呈現出逐步優化、穩步提升的趨勢。中國加大了對錳礦資源的保護力度,并加強對錳冶煉工業的監管和管理。同時,中國的錳冶煉工業也在不斷優化,提高錳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
行業政策背景:推進錳污染整治及清潔生產
錳資源是重要的戰略礦產之一,實現錳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保障國家初級產品安全和維持資源型地區社會穩定與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錳業相關政策,對中國錳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加強了電解錳渣固體廢物整治,促進了行業的轉型升級和清潔生產。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規模:2022年錳系產品產量約1665萬噸
中國錳業的產能規模在全球中處于領先地位,但也面臨著過剩產能、環境壓力、行業競爭激烈等問題。以電解錳產能情況來看,2017-2021年,中國電解錳產能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2021年電解錳產能下降至200萬噸,同比下降9.09%。根據測算,受環保政策、過剩產能的影響,2022年中國電解錳產能持續下降,產能下降10%左右,約為180萬噸。
注:2022年數據為測算值。
中國錳業產量的快速增長與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大力支持和發展,以及鋼鐵、化工、電子、軍工、航空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對高品質合金材料的需求增加密不可分。2022年,中國錳業整體產量約為1665萬噸,其中錳硅合金產量高達964萬噸,占總產量的比重超過五成。錳硅合金是錳業的重要產品之一,廣泛應用于鋼鐵冶煉、合金材料制造等領域,其產量的增長反映了鋼鐵工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對高品質合金材料的需求增加。
2、供需平衡: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中國錳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很突出,分產品看,電解錳產能利用率不足40%,錳硅合金產能利用率僅為60%左右,部分地區受能耗“雙控”影響,產能利用率甚至不足50%。因此,要嚴格控制新上電解金屬錳、錳硅合金項目,嚴格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并提高行業規范條件標準;其次,加快削減過剩產能,淘汰不符合國家要求的規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提高行業集中度和企業規模。
3、價格水平:電解錳價格波動較大
電解錳市場價格波動較大,2017-2020年,我國電解錳市場價格在10800-19900元/噸之間波動。2021年上半年由于電價和原料價格的上漲,加上下游需求旺盛,電解錳價格維持在15000-17000元/噸,而后2021年三季度受國內主產區限電限產以及國外需求旺盛的推動,電解錳價格逐漸攀升至3萬元/噸的高位,另外2021年10月開始,隨著前期電解錳限產影響的持續發酵,電解錳價格上漲至歷史新高,最高觸及44200元/噸,而過高的價格則導致下游不銹鋼200系生產虧損嚴重,且出口需求也出現下降,于是價格開始逐漸回落,2021年12月底跌至38500元/噸左右。
2022年上半年,國內電解錳市場價格大幅下調,年初均價最高在43000元/噸,年中均價在16500元/噸,跌61.63%。2022年下半年至今,電解錳價格水平基本保持穩定,整體波動范圍有限,市場保持偏穩運行為主。2023年8月初,電解錳市場價小幅降至14200元/噸。
中國硫酸錳市場價格存在一定波動,從硫酸錳地區均價來看,2016-2022年,價格波動區間在3.2元/公斤至4.4元/公斤。2023年以來,硫酸錳市場價穩定在4.3元/公斤。
4、市場規模:2022年市場規模有所回升
受全球疫情和國內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2020-2021年中國錳業市場規模整體呈下降趨勢,后疫情時代,隨著國內鋼鐵產業的快速復蘇和基建投資的加速推進,中國錳業市場規模會持續上升。前瞻根據全球錳業行業市場規模以及中國錳業在全球市場規模所占比重進行測算,2022年中國錳業市場規模約為150.24億美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寧夏電解錳產量最高
國內生產電解錳的省市主要有寧夏、廣西、貴州、湖南、重慶及新疆等。2021年,寧夏電解錳產量47.74萬噸,占電解錳總產量的36.62%,排名各省市之首;其次是廣西和貴州,市場份額分別為17.37%和15.09%,分列二、三位。
2、企業競爭:天元錳業電解錳產能占比達40%
作為電解金屬錳產業鏈的核心企業,天元錳業目前年產能已達到80萬噸,市場占有率達到40%左右;南方錳業、中錳科技的電解錳年產能分別為20萬噸和13萬噸,市場份額達10%和6.5%,分列二、三位;武陵錳業、科邦錳業、三和錳業及天磁錳業的市場份額均超3%。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前景:2028年市場規模將接近300億美元
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鋼鐵等行業的快速發展、5G、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進一步提高了錳市場的需求;同時,錳是國家戰略性金屬之一,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錳的開發和應用,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促進錳業的發展,到2028年中國錳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92億美元,2023-2028年復合增速達到11.69%。
2、發展趨勢:高端錳產品需求增加趨勢明顯
未來,中國錳業將朝著高品質、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高端錳產品需求增加、加強產業集群建設、走節能環保之路、加強國際合作。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錳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錳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錳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錳業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