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灣區典型代表及經驗借鑒之紐約灣區:政策和市場雙重作用下的灣區
本文核心數據:紐約灣區人口;紐約灣區GDP;
本文統計口徑的說明:根據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發布的關于都市統計區劃分文件,紐約灣區范圍界定有兩種劃分方法,分別是都市統計區(MSA)和聯合統計區(CSA),本文中采用的是MSA的劃分。
紐約灣區基本情況
——面積:1.74萬平方千米
紐約灣區,指的是紐約都會區,位于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可細分為四個大都市分區,25個縣,占地面積約1.74萬平方公里。灣區涵蓋了核心城市紐約市、長島和紐約州哈德遜河中下游的河谷地區。
——人口:占全國人口6%
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截至2021年底,紐約灣區總人口約1976.8萬人,占美國人口比重的6.0%。
注:截至2023年6月,灣區各縣暫未公布2022年人口數。
——經濟:位列美國各大都市區之首
近年來,紐約灣區的經濟生產總值整體呈增長態勢,創造了美國8-9%左右的GDP。2021年,紐約大都市統計區GDP位列美國各大都市區之首。
紐約灣區發展歷程:以知識經濟主導
從產業發展來看紐約灣區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灣區主要發展港口貿易和制造業;50-80年代,灣區產業結構出現了制造業急劇衰落,金融、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崛起的雙重變化;90年代至今,灣區產業以知識經濟主導,在大力發展金融業的同時創意產業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亮眼。
紐約灣區發展經驗借鑒:政策和市場雙重作用
——政策規劃引領灣區發展
自1929年紐約區域規劃協會(RPA)發表的紐約第一個紐約大都市區總體規劃開始至今,紐約灣區共有四次區域規劃,這四輪規劃引領灣區百年發展。
——繁榮的金融市場
紐約灣區的金融資源非常豐富,聚集了雄厚的資本,以及擁有極為便利的融資環境,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紐約擁有全球市值第一和第二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2022年總市值超40萬億美元。紐約還擁有美國第一大銀行和第三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花旗銀行)的總部,以及兩千多家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機構。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紐約灣區成為如今全球灣區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灣區。
更多灣區典型代表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國際灣區發展路徑及經驗借鑒》。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灣區經濟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具有海洋特征、創新引領、高度開放、集聚發展和宜居宜業的特點,是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顯著標志。其中,灣區經濟發展演進過程分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