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榮昌生物(688331),恒瑞醫藥(600276)、科倫藥業(002422)等
本文核心數據:抗體偶聯藥物(ADC)主要上市企業研發進度
1、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競爭梯隊
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市場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競爭梯隊,第一梯隊的企業主為早期研發上市ADC藥物的國際制藥廠商,包括羅氏、阿斯利康等;處于第二梯隊的是榮昌生物、科倫藥業等本土企業,他們部分已有ADC藥物被批準上市,部分ADC藥物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且企業已實現IPO上市;第三梯度包括新碼生物、普靈生物等在ADC藥物研發、融資渠道方面仍有上升空間。
2、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市場份額
目前,在研的ADC產品主要針對腫瘤治療,而在腫瘤領域,全球TOP10企業為BMS、默沙東、羅氏、強生、阿斯利康等。其中,羅氏的Kadcyla(恩美曲妥珠單抗)保持增長,為其腫瘤業務貢獻了近18%的收入。
據統計,2021年除TIVIDAK、ZYNLONTA外的11種ADC藥物合計銷售額為52.5億美元,2022年根據已公布10種藥物的銷售數據,合計營收約74.9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2.69%。其中,銷售額排名第一的藥品是羅氏的Kadcyla,2021年銷售額達21.31億美元,2022年達22.88億美元。其次是武田和Seagen研發的Adcetris,2022年營收達14.69億美元。
我國本土企業榮昌生物研發的愛地希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成功商業化的ADC藥物,其2021年銷售收入為0.13億美元,截至2022年3月2日,榮昌生物業績預告預計營收7.9億元,營業利潤虧損9.6億元。除榮昌生物外,目前國內擁有ADC藥物在研管線的藥企還有恒瑞醫藥、石藥集團、科倫藥業、君實生物、浙江醫藥、復旦張江、樂普生物、豪森藥業、百奧泰、東曜藥業、多禧生物和上海美雅珂等。
注:1日元=0.00766美元;1瑞士法郎=1.1001美元;1英鎊=1.21美元Tividak、Zynlonta 2021銷售時間過短,暫不進行同比比較。
3、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市場集中度
根據可獲得的藥物銷售收入統計市場集中度,發現市場CR3從2021的74%下降至68%,主要受ADC藥物市場打開,一些后發上市的ADC藥物搶占部分領先上市藥物的市場,但總體而言,行業集中度仍處于高位,主要由于截至2022年底,全國僅有15款ADC藥物獲批上市,銷售產品較為集中。
4、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企業布局
截至2022年3月3日,我國醫藥企業ADC藥物研發進度達到III期臨床階段的有恒瑞醫藥、東耀藥業、復星醫藥等。2022年3月2日,浙江醫藥宣布旗下新碼生物的用于治療HER2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ADC藥物ARX788其隨機、開放、對照、II/III期多中心臨床研究期中分析已達到預設的有效性標準。浙江醫藥已經向CDE提交溝通申請,申請提前終止研究并遞交新藥上市申請。如若順利,這將成為第一款申報上市用于乳腺癌的國產HER2 ADC。
5、中國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由于ADC藥物目前主要適應癥為腫瘤,該類疾病治療費用較高,隨著我國醫保談判力度提升,醫療機構對該類藥品的議價能力有所上升,但終端受用患者議價能力極低,此外,抗體偶聯藥物(ADC)生產工藝要求極高,行業面臨著較高的認證、資金、技術等壁壘,因此供應商議價能力較高,而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至今ADC藥物尚處于發展階段,全球僅15款藥物獲批上市,未來發展尚存不確定性,因此存在一定替代品威脅。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